农杆菌介导抗虫基因PPA的旱稻转化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we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水资源短缺,导致水稻的生产受到限制,旱稻作为一个需水量少耐干旱的品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及应用前景。由于虫害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转基因培育具有抗虫性的旱稻品种,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PPA基因具有杀虫的生理活性,在抗虫转基因作物育种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选用“旱稻2号”作为实验材料,以Ba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虫基因PPA导入旱稻的基因组中,对转化体系进行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优化,培育出了有抗除草剂、抗虫活性的转基因旱稻植株。通过PCR对转化旱稻植株进行了鉴定,PCR结果证明PPA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到旱稻2号基因组中。大田喷洒0.5 mg/mL的草铵膦,筛选得到有除草剂抗性的T1代植株。在实验室对T2代转化株系进行纯合体筛选,对全部携带除草剂抗性的株系进行PCR鉴定,筛选纯合株系。本实验利用地高辛标记的Southern杂交技术对筛选得到的转PPA的旱稻2号株系进行检测。Southern杂交有许多影响因素,例如:酶切体系、样品DNA的量、探针浓度、杂交条件等。实验结果表明:在60μL的酶切体系中适宜加入15μg的DNA,90U的内切酶,酶切15-16 h。在杂交体系中5 mL杂交液中适宜加入的探针的量为150 ng。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PPA基因以多拷贝的形式整合到旱稻2号基因组中。
其他文献
学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发病率占全年各种恶性肿瘤的7%~10%,是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虽
学位
本论文以甘薯无菌试管苗为材料,分别以茎段、叶片、叶柄为外植体建立高频再生体系,并对离体再生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提高了芽分化率,并诱导出了丛生芽,实现了高效再生。以4个不同基因型的茎段愈伤组织为试材进行了耐盐突变体的辐射诱变及筛选研究,初步建立了耐盐突变体诱变筛选的技术体系。结果如下:1.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了甘薯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 1.0 mg/L NAA + 0.5 mg/L BA
Dnmt1基因是DNA甲基化转移酶编码基因的一种,该基因编码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该酶对DNA甲基化的发生以及维持有着重要作用。MeCP2基因是DNA甲基CpG结合蛋白编码基因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