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种毛及花发育相关基因的分析及基因编辑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ong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属(Populus L.)植物生长迅速、遗传转化体系成熟、基因组相对较小并已完成基因组测序,具有优良的实验特性,是木本植物的模式树种。另外,杨树因其生长速率快、抗病能力强、绿化效果明显,在众多可供选择的绿化植物中也具有突出的价值。而近年来杨树飞絮(种毛)及花粉已成为困扰我国北方城市的一大难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造成了较严重的城市健康问题,是春季人体重要的致敏源。本研究将前期工作中筛选出的2个杨树种子发育不同时期差异性表达的基因(Pe CFL1和Pe CFL2,基因注释表明与棉纤维发育相关),以及1个在杨树雄花花发育过程中差异性表达的基因(PagAG2),分别作为杨树种毛候选基因及杨树雄花花粉发育关键调控基因,通过石蜡切片、实时定量PCR、原位杂交、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并获得了相应基因编辑植株。之后对基因编辑植株的脱靶效应及编辑基因的部分上下游基因表达量等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杨树雌花种毛的形态发生及雄花花发育。结果显示欧美杨‘渤丰3号’(Populus×euramericana‘Bofeng 3’)雌花花枝水培第12天后,子房胎座底部出现纤维状结构,杨絮开始形成;而在银腺杨‘84K’(Populus alba×P.glandulosa‘84K’)雄花发育过程中,花药逐渐成熟形成两室花药,花药开裂后花粉随即释放。(2)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e CFL1和Pe CFL2蛋白质理化性质、立体结构等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显示二者应为亲水性跨膜蛋白,并且含有信号肽的可能性较小,定位于线粒体内膜、质膜、高尔基体等细胞结构可能性较大。(3)利用实时定量PCR、原位杂交进行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Pe CFL1和Pe CFL2在欧美杨‘渤丰3号’的根、茎、叶及雌花花枝腋芽中有微量表达,在水培第4天至第7天雌花花序中少量表达,水培第8天后表达量开始显著升高,Pe CFL1和Pe CFL2在第12天子房胎座底部纤维状结构形成时表达量继续大幅上升,并且二者在胎座底部纤维状结构及子房壁中特异性表达;而PagAG2的表达量在雄花花发育时期先增加后降低,第6天即花粉囊开裂、花粉散出前达到顶峰,至第7天表达量回落,并且在银腺杨‘84K’组培苗根、茎、叶中也能够检测到该转录物;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agAG2在银腺杨‘84K’雄花花药中表达但在包围花药的周围组织中不表达。(4)Pe CFL1、Pe CFL2及PagAG2基因编辑及分子检测。构建了Pe CFL1、Pe CFL2、PagAG2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p YLCRISPR/Cas9-DH-Pe CFL1、p YLCRISPR/Cas9-DH-Pe CFL2和p YLCRISPR/Cas9-DH-PagAG2,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转化欧美杨‘渤丰3号’及银腺杨‘84K’,分别获得Pe CFL1、Pe CFL2、PagAG2潮霉素抗性植株1株、8株、54株。经PCR及Sanger测序检验,未获得Pe CFL1、Pe CFL2基因编辑株系,获得纯合PagAG2基因编辑植株1株,且暂未发现脱靶现象。PagAG2基因编辑植株中,靶标基因在根、茎、叶中的表达量较野生型低,且同期生长量高于野生型。另外,对该基因的编辑影响了下游基因(STK1、STK2、SPL16、SPL25)的表达量,而对可能产生拮抗作用的上游基因AP2影响相对较小。
其他文献
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d.)属于杨属(Populus)青杨派(Section Tacamahaca),是中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在中国广泛分布,其生存环境复杂多样,生长迅速且适应性强,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青杨天然群体在野外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拥有丰富的种内变异,遗传多样性高。群体重测序是探索群体遗传结构和受选择基因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收集的34个青杨天然群体457
学位
当代社会,随着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崭露头角,女性在家庭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不仅需要承担大量的家庭事务,还需要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现代女性经常会出现身心俱疲的现象。有关报告显示,我国职场女性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尤其是白领女性,因为其每天需要在工作上耗费大量的精力,因而身心无法得到充分的放松,故大部分白领女性都面临着情绪焦虑和睡眠质量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普拉提运动对女性健康影
学位
目的 分析膳食因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平均血糖波动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嘱患者按照入院前的饮食习惯进行6个月的正常饮食,于6个月后对入院患者行连续72 h的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波动情况,按照平均血糖波动情况将所有患者分成出现波动组和未出现波动组。收集患者的饮食口味等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
期刊
CS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溶剂,应用广泛,但它易挥发,散发出恶臭气味,毒性大,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活性炭是一种绿色环保型吸附剂,具有原料易得、成本廉价、操作简便和吸附效果较好的特点,在溶剂回收处理及净化废气废水等环保领域应用广泛。本文针对目前市售活性炭对CS2吸附效率低、吸附容量低、残存率较高、吸附条件不明确等问题,开展活性炭对CS2吸附和解吸行为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活性炭孔结构
学位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开发和利用原料广泛以及性能优良的木质素材料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但是迄今为止,在诸如微纳米材料等高价值利用领域中木质素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木质素基微纳米材料的开发值得深入探究。长久以来,水体中的六价铬(Cr(VI))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持续威胁,其去除技术亟待提高。吸附法由于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和易于操作的独特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综上,设计和
学位
杉木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秦岭以南地区,土壤酸化,磷素利用率低,土壤有效磷含量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土壤溶磷微生物与磷的转化密切相关,但由于定殖及竞争能力的影响而导致其应用效果不稳定,而从杉木组织中分离筛选的内生溶磷菌为兼性内生菌,其定殖和竞争能力较强,可高效的将土壤中的无效磷转化为有效磷。本研究以不同林龄、不同密度杉木人工林土壤各磷素形态含量变化的研究为基础,利用高通量
学位
压敏胶由于其使用便捷、无毒、适用范围广和粘接性强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压敏胶按主体材料分类可分为丙烯酸酯压敏胶、有机硅压敏胶、聚氨酯压敏胶等。随着环境日趋恶化及人类环保意识逐步增强,现今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天然橡胶、纤维素和松香是我国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储量丰富。为进一步实现生物质材料高值化利用,本文选用天然橡胶、纤维素、松香等资源,通过酯化法、酰亚胺化
学位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是我国北方固沙保土、涵养水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乡土经济树种,其种仁含油量高,而且富含油酸、亚油酸以及独特的神经酸,是生产天然功能性药品、食品以及化妆品的优质原料,在近年来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文冠果主要分布于中国水资源紧缺的“三北”地区,干旱已成为限制其适生区拓展、造林成活率、丰产优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学位
为了解我国北方两类主要栎林——栓皮栎林和蒙古栎林蛾类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本研究选取了北京九龙山栓皮栎林、河北滦平蒙古栎林和内蒙古克旗蒙古栎林两种林型三个样地进行了调查比较。本研究在传统形态学鉴定基础上,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部分蛾类昆虫进行了物种鉴定。并利用物种累积饱和曲线评估了抽样调查的充分性。研究克服新冠疫情调查次数有限的困难,初步建立了不同样地蛾类群落物种组成数据,分析了时序动态变化规
学位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广泛应用在山地造林中,对合理利用困难立地具有重要意义。施肥是苗木培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管理手段,对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表现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以大田培育的1年生油松容器苗和裸根苗为对象进行常规施肥和秋季施肥试验,设置2个常规施肥水平(0、80 mg N·株-1),4个秋季施肥水平(0、12、24、36 mg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