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田间草害一直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现有除草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或者喷施化学除草剂,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大量喷洒化学农药还会产生残留,危害农产品安全。随着人工智能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采用机器人进行田间除草作业成为一种有效手段,愈来愈受到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关注。如何准确、高效的识别区分田间作物与杂草是机器人除草的前提,而多目标测距与除草路径规划成为了技术的关键。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间草害一直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现有除草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或者喷施化学除草剂,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大量喷洒化学农药还会产生残留,危害农产品安全。随着人工智能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采用机器人进行田间除草作业成为一种有效手段,愈来愈受到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关注。如何准确、高效的识别区分田间作物与杂草是机器人除草的前提,而多目标测距与除草路径规划成为了技术的关键。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开展了田间除草机器人实时目标识别与测距方法的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提出了基于Faster R-CNN深度网络的田间杂草目标识别方法。以自然环境条件下幼苗期的油菜与杂草图像为样本,在Tensor Flow深度学习框架之上,构建了基于不同特征提取网络的Faster R-CNN深度网络模型;通过COCO数据集的深度网络模型进行迁移训练,利用Faster R-CNN深度网络模型和SSD深度网络模型共享卷积特征,分别对比了VGG-16,Res Net-50和Res Net-101特征提取网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VGG-16的Faster R-CNN深度网络模型在油菜与杂草目标识别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油菜与杂草的目标识别精确度可达83.90%,召回率达到78.86%,1F值为81.30%。(2)提出了基于深度视觉的田间除草机器人多目标测距与除草路径规划方法。以处于“四叶一心”幼苗期的玉米与杂草图像为样本,采用VGG-16特征提取网络的Faster R-CNN深度网络模型,实现实时目标识别和自动剪切分类;采用超绿特征化(EXG)的参数进行图像灰度化处理,基于改进的OTSU算法(IOTSU)实现二值化图像的生成与优化;在Canny边缘检测算子的目标轮廓图像的基础之上,设计了选取目标二维坐标点的二次遍历算法(QTA)以及相应的遍历搜索框;通过将目标二维坐标点映射为三维坐标点,利用深度相机(Realsense D435i)进行多目标测距以及最短除草路径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大小为100×100的遍历搜索框可以确保目标二维坐标点的精准选取,二次遍历算法的搜索成功率在测试数据集上可以达到90.0%,不仅有效节约了计算资源,而且避免因使用深度相机而产生的大量冗余信息。(3)提出了基于目标识别、目标测距与路径规划集成的实时目标识别与测距方法,并进行了模型部署与方法验证。利用深度相机实时获取视频流中的关键帧图像,经过图像预处理操作并导入训练后的深度网络模型进行目标识别与检测,输出目标分类、目标概率以及目标二维坐标点等信息;将位于像素坐标系下的目标二维坐标点转化为位于相机坐标系下的目标三维坐标点,进行作物与作物、作物与杂草、杂草与杂草之间的测距以及最短除草路径规划。最后,通过模块化编程,封装实时目标识别与测距模型生成API,其功能易于修改与更新,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和可迭代性。
其他文献
油茶是我国特有高品质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工业价值。本文针对现有的油茶果采摘特点,结合国内外果实采摘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辅助技术的扭梳式油茶果实采摘方法,该方法重点研究了花蕾低损伤的油茶果实扭梳式采摘机构模型设计,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成熟油茶果识别与分割,采用双目立体匹配技术完成油茶果的空间位置标定,实现了油茶果实的有效识别和三维空间的定位,为扭梳式油茶果实采摘机构提供必要的
大气氮沉降的增加会改变土壤性质,进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为明确氮沉降对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碳及其理化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在安徽农业大学农萃园教学实习基地内选取7年生的糖槭(Acer saccharum Marshall)、红枫(Acer palmatum Thunbf.)、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和茶条槭(A
犁铧、犁胸是摆式犁体切削土壤过程中最关键的两个工作部位。犁铧的主要作用是入土、切土;犁胸则是将犁铧移来的土壤继续进行破碎和翻转。现有研究表明,在高速梭式耕作条件下,犁铧的铧尖区与犁胸的胫刃区的作业温度会急剧升高,是摆式犁体上最高温度部位;土壤流变行为对铧尖区、胫刃区的扰动犁耕凿削耦合作用也会增强。由此推断,铧尖区与胫刃区的局部高温会影响土壤流变对犁体面的凿削作用,导致犁体出现耕犁损伤。因此提出“降
推荐系统作为辅助用户决策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特定算法在海量的信息中为用户提取出其可能感兴趣的信息。而传统的推荐模型存在部分信息利用不充分,推荐性能受限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模型虽然更有成效,但也存在无法处理非欧数据的问题。本文在传统推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现有的图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融合社交关系与注意力机制的图神经网络推荐模型。论
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较为可靠的生物资源信息,通过结合生物大数据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结构、节点的连接模式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已经成为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利用PPI网络预测蛋白质复合物或功能模块,对深入分析细胞环境中蛋白质在不同时空领域中参与的功能机制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对人类探索药物研发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用于寻找复杂网络中社区结构的图聚类算法被应用于蛋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简单重复序列)作为一种DNA分子标记,在生物的基因性状表达、种群遗传多样性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已有大量的物种分别完成了基因组或转录组测序,在这些序列数据基础上使用SSR位点识别程序并结合引物设计工具进行标记开发,进而构建分子标记数据库已成为生物信息学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将植物多态性SSR数据库构建中
农村初中教育教学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教育条件较差、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观念落后、生源质量较差等,导致教师教学难度增大,尤其是数学课堂表现更为明显,教师常常会感到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力不从心,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主要对农村初中课堂现状以及教学低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数据维度的复杂性给农业生产数据分析带来了挑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场景正在稳步扩大,已经覆盖了多个应用领域。传感器制造技术的进步有效降低了部件的生产成本和缩小了设备体积,这为传感器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靠支撑。然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署和运行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主要表现在传感器节点续航能力、存储和数据处理能力有限,以及有时采集到的数据质量有待提高。本文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异常检测问题,探索一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各式各样的电商网购平台也不断涌现,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购物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线上购物方式因其购物流程的便捷性、电商平台与商品的丰富性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面对各色各样的电商平台和平台中的海量商品,消费者很难做出抉择。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对电商评论文本进行层次情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电商平台的不同维度的指标的分析结果,实现了多维度综合的电商推荐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了电商
生猪集约化养殖存在着通风差、空间小和管理水平有限等问题,导致生猪经常发病且各种习性难以观查,且管理费时、耗力,如何监测并快速判断生猪习性和可能出现的疾病成了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生猪的叫声包含丰富的生物学信息,对生猪叫声进行分析研究能进一步了解生猪的生理和行为机制,有助于提高对生猪疾病的诊治效率,了解生猪种群的行为和个体特征。因此,生猪的声音实时监测和识别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外接麦克风搭建开发板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