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CuCr25合金表面改性研究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z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Cr含量的CuCr合金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优良的导电性,广泛应用于制备真空断路器、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电车及电力火车架空导线以及电气设备中。由Cu-Cr二元相图可知,Cr在Cu中的固溶度较低,尤其是在低温时几乎不固溶。采用常规熔铸法会造成 CuCr的分离,是无法制备出性能优良的CuCr合金。目前常采用一些快速凝固,粉末冶金等制备工艺。高Cr含量的CuCr合金在制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富集与偏析,使颗粒聚集和分布不均匀,从而使局部区域材料的性能急剧恶化,易引发材料表面率先失效,从而引起整体失效。因此通过研究 CuCr合金的表面组织成分及表面性能来提高表面性能已成为一种新趋势。为了明确不同处理条件下铜铬合金的表面改性机理,开展了如下研究:  (1)用真空感应熔炼得制备出CuCr25合金,不同工艺参数的强流脉冲电子束作用 CuCr25合金表面,在合金的表面出现了显微裂纹及微孔等典型的电子束改性特征,表面的富 Cr相随着轰击次数的不断增加,慢慢被富 Cu相所浸没。同时在Cu基体上出现了液相分离产生的球状的Cr。CuCr25合金经电子束表面重熔后,合金表面的导电性能稍有降低,但合金表面的耐蚀性能、耐磨性能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CuCr25合金表面镀层Al膜,通过强流脉冲电子束使镀膜后的CuCr25合金表面产生合金化,在合金化后的表面出现了裂纹和火山坑,同时生成了新相AlCu4、Al2Cu3、Al2Cr,表面组织得以细化。在材料表面的导电性能没有下降的情况下,适当地提高了材料的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  (3))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CuCr25合金表面镀层Zr膜,通过强流脉冲电子束使镀膜后的CuCr25合金表面产生合金化,产生了新相ZrCu、ZCur3和Cr2Zr,且表面组织得以细化。CuCr25表面合金化Zr后,表面导电性能稍有下降,但合金表面的耐蚀性能、耐磨性能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4)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CuCr25合金表面镀层Nb膜,通过强流脉冲电子束使镀膜后的CuCr25合金表面产生合金化,表面Nb膜经电子束照射后部分与Cr相生成新相Cr2Nb,部分Nb溶于Cu基体。CuCr25表面合金化Nb后,表面导电性能稍有下降,但合金表面的耐蚀性能、耐磨性能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5)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CuCr25合金表面镀层Cr膜,通过强流脉冲电子束使镀膜后的CuCr25合金表面产生合金化,表面Cr膜经电子束照射,部分Cr固溶于 Cu基体中,部分由于液相分离以球状或颗粒状弥散分布于合金,使表面导电性能稍有下降,但合金表面的耐蚀性能、耐磨性能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选用ZA27合金,采用液态模锻工艺及半固态模锻成形技术进行蜗轮精化毛坯的半精密成形研究。研究电磁搅拌不同工艺参数制备的半固态浆料力学性能,优化半固态坯料制备参数,探讨
沥青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搅拌摊铺、服役、运输、储存等)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即沥青烟气。这些有机化合物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会对自然环境中大气、水和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探索如何减少沥青在使用过程中有机化合物的释放,对保护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不影响沥青基本性能为前提,通过在沥青中加入抑制剂减少沥青烟的释放,对抑制剂进行对比找出最
粉末冶金发泡法由于能够实现泡沫铝异型件的近净成型和制备泡沫铝芯三明治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其也存在着泡沫孔结构不均匀、工艺稳定性差等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制备机理、改进
金刚石独特的电化学特性,如宽电势窗口、低背景电流、长期稳定性等,使它在电分析化学领域备受瞩目。本文以爆轰法合成的纳米金刚石为原料,制备了直径分别为50μm和100μm的纳
金属板材数控渐进成形工艺不需要专用的模具,是一种柔性的成形工艺,它根据板料零件的成形要求设计数控程序,然后通过数控渐进成形设备的进给系统,驱动成形工具按照一定的轨迹逐步
铁电薄膜具有优良的铁电、介电、压电、热释电等一系列特殊性能,可以利用这些特性制作不同的功能器件,人们希望通过铁电薄膜材料与其它材料的集成或复合,制作集成型器件。如:研究
在半固态铸造过程中,充型过程占有重要地位.充型过程的工艺参数不合理,就会导致氧化物夹杂、冷隔及浇不足等缺陷.因此,设计优良的浇注系统,进行合理的充型,是生产品质优良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