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测地距离的人脸识别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识别是现今生物识别范畴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因为三维人脸的自由度是六个,包含着更多的数据信息,所以,在当代,研究者已开始逐渐将目光从二维人脸转向三维人脸识别的研究。测地距离(Geodesic Distance)是数学形态学中的一个概念,相比于传统的距离度量,能够较好地克服表情的变化和姿态的变化等问题带来的影响,鉴于以上的两个优点,本文主要以测地距离理论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初步探究了二维人脸和三维人脸的识别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针对人脸检测数据中集中的信息均为高维特征向量且人脸识别易受表情变化影响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地距离的KPCA(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中,主成分的提取利用非线性方法来完成。先采用KPCA方法,把人脸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进而在高维空间中提取人脸的主成分,其中核函数为多项式核函数,然后引入测地距离替换原来的欧氏距离来进行相似度量,其能更准确的测量出两像素点间的实际距离,使得人脸识别率受表情变化影响小,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实现降维,而且能达到有效提取特征的目的,同时,使得识别的鲁棒性强,取得较高的识别率。针对传统方法对人脸定位准确率较低问题,对三维人脸定位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测地距离的三维人脸定位算法,测地距离能够较好地克服姿态变化和表情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对于给出的某张三维人脸,先利用滤波等方法对该人脸实施了基本的数据处理,再对过滤后的数据,定位特征鼻尖点,进而对整张人脸进行定位,最后将人脸模型统一到相同的坐标系框架下,给后续过程中人脸的特征提取和匹配奠定基础,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人脸数据信息复杂,出现误匹配而较难辨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测地距离的特征匹配的人脸识别。该方法是结合三维人脸的多数据信息和二维人脸算法中的优势,以获取的二维人脸虚拟图像为基础来进行实验分析,利用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方法进行特征提取,为减小计算量又引入随机投影,并且结合核稀疏表示方法进行分类,最后,引入了测地距离和角度的概念,辅助人脸匹配,在降低了匹配困难程度的同时也给匹配的正确性加以保证,提高了最终识别的效果和鲁棒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无线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结构,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校园区域,军事领域,医疗领域和其它的公共场合等。随着网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对无线网络的管理和安全的研究也提到重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日新月异,交通网数据库作为移动对象数据库的重要分支,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交通网数据库的研究在模型、存储结构、查询及索引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
学位
片上多线程(Chip Multithreading,CMT)体系结构中,多个线程通过共享并竞争处理器上的多种硬件资源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性能,片上资源分配问题因此成为CMT的核心问题。前人从不
随着现代生活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自动化处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字符识别技术作为信息自动化处理技术的一
Web robot(网络爬虫)作为一种网络资源获取程序,在广泛应用于信息搜索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Robot对网站资源的集中获取导致网络流量增加,使网站响应性能下降;Robot
传统的MMOG(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s)主要基于C/S模式,这种结构易于游戏状态同步,但该模式存在单点失败和带宽瓶颈问题。P2P结构作为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式能够解决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发展,入侵检测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将免疫理论与入侵检测相结合,即合法用户、合法授权的行为视为自体,病毒、黑客入侵等行为视为非自体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在现实生活中有多种无线网络在同时被使用来为移动用户提供无线应用服务。在下一代无线网络中,这些不同性质网络组成的异构网络必将会占据主流地
二维S变换在任意频率上的多尺度分析能力,可应用于医学影像处理等领域。由于二维S变换故有的计算复杂度和极大的内存需求量,严重的制约了其在医学影像处理领域的应用。通过对
信息化建设使得数据库的数量和容量都变得越来越惊人,人们在拥有大量数据的同时迫切希望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新兴的知识发现技术引领了这一潮流,数据挖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