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尔·赫尔与联合国的建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国际集体安全机制的功能已经影响了整个人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化。但在其建立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被称作“联合国之父”的科德尔·赫尔,却鲜为人知。科德尔·赫尔(Cordell Hull),美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著名的国际主义者。其国际主义思想的要义为:世界各国通过国际组织,在政治、经济上相互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赫尔终其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国际主义思想而努力,而联合国就是其国际主义[1]思想的成功实践。赫尔的国际主义思想最初表现为:试图通过降低关税,实现自由贸易,最终获得世界和平。这与赫尔所处的生存环境和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赫尔出生于内战结束后田纳西州的一个破落农场主家庭,贫困的农村生活使得赫尔过早地了解到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好处,再加上他从政初期的启蒙教师也具有自由贸易主义倾向,这使得赫尔在从政初期就确定了自己的政治努力方向:降低关税,争取自由贸易,从而保证国家间的和平。从赫尔多年的从政经历来看,赫尔也在努力地向目标靠近。特别是在第一任国务卿期间,赫尔通过第七届泛美会议成功地使美洲国家之间完成了低关税的自由贸易,并在不久之后成功地使国会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案为赫尔的思想在全世界推行扫清了障碍。但是赫尔的自由贸易思想仅仅限于国际局势在可控的范围内,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响,赫尔的思想经受了严峻的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国家间的正常贸易陷入全面瘫痪,而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奉行多年的孤立主义已经被国际主义所取代。面对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已经成为资深政治家和外交家的赫尔及时对他的国际主义思想做了调整,在新的国际大背景下,赫尔主张建立一个同国际联盟不同的新的国际组织,在这一国际组织框架下,各国在政治、经济上全面合作,共同赢得战争胜利并且在战后维持国家间的和平。《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这个新的国际组织开始筹划。随着国际组织筹建过程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赫尔面临着他在联合国成立过程中第一个重大的障碍:以韦尔斯为代表的集合了丘吉尔和罗斯福意见的“区域主义”方案。赫尔对这个方案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所谓“全球主义”筹建方案。在赫尔的不懈努力下,在莫斯科外长会议上,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最终共同通过了以赫尔“全球主义”方案为基础的《联合国家宣言》,宣告了赫尔的方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赫尔所面临的另一个障碍,是如何使国会通过相关法案,即如何赢得国内的支持。凭借多年国会议员的经验,赫尔巧妙地化解了政府同国会间的矛盾和国会两党之间的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无党派主义”,主张在外交事务上,特别是联合国成立的问题上,摒弃两党间的矛盾,给予政府和国务院更多的权力,以使美国在这个即将成立的新的国际组织中获得最大的权益。在国务卿生涯的最后阶段,赫尔还在为联合国的成立做着最后的努力。在他的运筹下,协商建立联合国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日后联合国的正式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脑血管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称为脑卒中、脑中风(apoplexy)或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参与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有效地控制其交易风险,既是国际化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所面临的一大课题。当前,金融衍生品业务体现了经营综合化、盈利模式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时期,也是由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业经济向以手工业生产与商品交换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转型的
山东士族起源于东汉末年以儒学经文著称的世家大族,发展强盛于两晋时期,到唐朝时虽其政治影响力有所削弱,但仍不容小觑。唐创业初期,山东士族为唐政权稳固山东地区立下了汗马
在不同的焊后热处理工艺条件下,评定2.25Cr1Mo锻件试样的晶粒度等级,确定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最小焊后热处理试样的晶粒度等级为7级,最大焊后热处理试样的晶粒度等
<正>5 40Cr球化退火组织 图6为40Cr球化退火组织。从显微观察可见,该组织由两部分组成:白亮块和分布着小颗粒的白亮块。40Cr钢球化退火后只能由铁素体与渗碳体两相组成。所
海洋公园具备海洋保护和面向公众开展生态旅游的特性。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洋旅游业等海洋产业是南海周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论题从介绍海洋公园
<正>这一讲的组织组成物的特征包括组成物的形态和分布.
路易斯·布兰代斯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一位杰出的法律工作者,先后担任过律师和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劳工群体的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劳资纠纷也愈演
我国修订并完善相关的民事诉讼法律,并在其中增设了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法律的合法化,防止在司法的过程中出现虚假和恶意诉讼的问题,并提高对第三方合法人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