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自混合干涉效应是指由于外部物体反射或者散射,而导致光反馈回激光腔内引起光功率波动的现象。该技术不仅保证了传统干涉的测量精度,还具备单光路、结构紧凑、易准直等优点,解决了传统干涉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速度、位移和振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测量。 本文介绍了激光自混合干涉效应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通过三种不同的数学模型,详细阐述了自混合效应的机理,并对自混合干涉系统进行数值仿真,进而分析研究了系统模型中各参数对自混合干涉信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搭建半导体激光器自混合干涉测量系统,通过观察和研究实验现象,验证了理论仿真的结果。此外,本文还根据自混合基本数学模型,研究了特征点分析、波形拟合、频谱分析三种参数测量方案,并对比了它们的优劣。 在理论研究和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讨论了自混合干涉技术在阻尼、折射率、脉搏波方面的测量应用:(1)研究了阻尼振动的基本理论,基于搭建的自混合干涉测量系统实现阻尼测量,并利用波形计数方案还原阻尼振动曲线;(2)基于自混合原理提出一种简易的折射率测量方案,分析测量方案中摆放误差对结果精度的影响,从中得出优化系统角度可以降低甚至消除该误差的结论;(3)研究心血管的基本理论,基于搭建的自混合干涉测量系统实现脉搏波测量,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