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电薄膜-GaN外延集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aosnow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铁电薄膜材料与半导体集成而发展起来的集成铁电学及相关器件研究是微电子技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前沿。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氮化镓(GaN)因其具有宽禁带宽度、高热导率、高击穿场强、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等诸多优良半导体特性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利用铁电栅替代传统介电栅构筑GaN基集成铁电结构,开发增强型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是重要研究方向。因此,铁电薄膜与GaN半导体的外延集成及器件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钛酸钡(BaTiO3,BTO)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钙钛矿型无铅铁电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质损耗,是最具前景的场效应晶体管绝缘栅材料之一。近年来,锆掺杂氧化铪(Hf0.5Zr0.5O2,HZO)被发现具有优异的铁电性,新型氧化铪基铁电材料以其良好的CMOS集成电路工艺兼容性、极薄的物理膜厚等独特物理特性为集成铁电器件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铁电材料与GaN半导体集成面临不同的晶体结构、较大的晶格失配度以及不兼容的生长环境等诸多问题,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外延集成。为此,本论文采取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引入合适的缓冲层,实现BTO和HZO铁电薄膜与GaN宽禁带半导体之间的高质量外延集成,研究BTO和HZO铁电薄膜在GaN表面的外延生长机制,阐释BTO和HZO外延薄膜的微观结构与电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在GaN衬底上设计并制备了结构简单且性能优异的SrTiO3(STO)/TiN多功能双缓冲层,TiN同时作为底电极和缓冲层,显著降低了钙钛矿型BTO与纤锌矿型GaN之间的晶格失配,其晶格失配度由+12.5%明显降低至-2.5%,从而实现了钙钛矿型BTO铁电薄膜在纤锌矿型GaN半导体上的高质量外延集成。通过分析晶格匹配机制,BTO/STO/TiN/GaN异质结薄膜的外延关系为(111)[11?0]BTO//(111)[11?0]STO//(111)[11?0]TiN//(0002)[112?0]GaN。同时,在STO/TiN双缓冲层的作用下,BTO铁电薄膜的微观形貌得到了充分改善,极大的减小了BTO铁电薄膜的漏电流,集成于GaN半导体上的(111)BTO外延铁电薄膜具有优异的铁电特性(Pr=12.97μC/cm2)。2.利用TiN同时作为缓冲层和底电极,在(0002)GaN衬底上成功制备出了沿(111)方向高度取向的HZO薄膜,且HZO薄膜具有一定的铁电性。通过分析晶格匹配机制,HZO/TiN/GaN异质结薄膜的外延关系为(111)[11?0]HZO//(111)[11?0]TiN//(0002)[112?0]GaN。同时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与氧分压对于HZO铁电薄膜外延生长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高氧压有利于HZO外延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铁电性能。发现HZO薄膜的铁电极化对于AlGaN/GaN异质结界面处的二维电子气具有一定的调制效应。
其他文献
5G作为新基建的龙头,采用Massive MIMO(大规模多进多出)天线进行网络覆盖,以满足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传递。然而,Massive MIMO天线典型具有64 TR通道,采用数字波束形成实现广
随着惯性器件、微型传感器等精密微小型系统在航空航天、兵器和医疗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微小型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愈来愈复杂,对微小型系统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面向微小型结构件的高精度对位装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微装配过程涉及到微夹持技术、精密对位检测技术、微力反馈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多种理论,研究的难度大、过程复杂。在微装配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仍然缺乏成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EEE)的回收处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的WEEE废弃量大,回收量却不多,拆解处理后的再生利用率也相对较低。面对这一现状,回收处理企业通过创新研发提高WEEE再生利用率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为了研究回收处理商的创新研发决策以及政府奖惩机制的影响,本文在双寡头竞争市场的背景下,考虑了技术溢出效应,构建了无奖惩机制下回收处理企业均不创新研发、仅有一个回收处理企业创新研
近些年,在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呈几何倍数,大量学生的进入,给高职院校一直以来沿用的传统学生管理方式带来了很多问题,核心问题就是目前高职院
随着汽车工业对节能减排和安全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高强钢的热冲压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汽车的结构件和安全件制造。传统热冲压工艺得到的完全马氏体零件,强度高但延伸率低,不能满足碰撞中吸收能量的安全性要求。因此,为了解决零件力学性能与车身安全性能要求相匹配的问题发展出了与车身安全性要求相适应的高强钢的热冲压TTP(Tailored Tempering Properties)工艺,即在零件的局部区域力学性能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新需求,学者们不满足于当前的病因诊断方法:医护人员通常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对抽象的2D医学切片图像进行病因判断。这种方法仅依赖于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受教育者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传统以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呈现出了种种弊端,难以适应当前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
基于基因表达数据,从海量基因中选择疾病相关基因对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促进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研究工作基于基因表达差异寻找疾病基因,难以发现差异表达
医用植入电子设备在维护生命健康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发展医用植入电子设备的关键是建立安全可靠稳定的电源供给系统。葡萄糖是生物内源性物质,葡萄糖燃料电池可以直接利用生物体内含的葡萄糖获取电能,从而可以为医用植入电子设备提供能源。另外,葡萄糖也是自然界一种储量丰富、清洁、无毒的生物物质。以葡萄糖为燃料进行发电是一种有效的新能源技术。构建葡萄糖燃料电池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葡萄糖氧化的阳极催化剂。本文制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由于其具有消光系数高、载流子扩散长度长、能带可控、合成简易、成本低等独特优势,使得应用这种新型吸光材料的钙钛矿基太阳能电池(PSC)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其光电转换效率(PCE)达到了23.7%。目前,所有经第三方验证的高效率PSC均采用TiO_2为致密层或纳米多孔载体层。大量研究表明太阳光的紫外成分会使这类PSC中钙钛矿材料发生分解,导致PSC的光稳定性降低。然而,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