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的推荐算法研究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1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推动了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给社会生产、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带来便利的同时,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过载问题越发严重。推荐技术作为有效解决信息过滤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够根据相似用户的喜好来为目标用户进行商品推荐。本文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技术上结合社区发现算法,引入信任关系,以提高推荐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首先,利用用户现有的信任关系数据构建一张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基于此网络进行目标用户的相似社区发现。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LFM社区划分算法的相似社区发现算法,该算法改进了原有的LFM算法随机选取初始点,导致社区划分不稳定的问题,使得发现的相似社区更为可靠。然后,基于目标用户的相似社区,给出了用户直接信任度、间接信任度、用户综合信任度,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以用户综合信任度为基础,结合用户项目偏好度,提出了综合相似度及其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基于综合相似度的推荐过程及算法。综合相似度,集合了用户项目偏好度和信任度的综合信息,可以更有效地寻找到推荐过程中的相似用户。最后,通过FilmTrust数据集对本文提出的基于相似社区的综合相似度的推荐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对比传统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以及基于用户信任的推荐技术,本文提出的基于相似社区的综合相似度推荐算法能够寻找到更为相似的用户集合,并有效地提高了评分预测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对设备进行分析最重要的是对设备故障的分析和对性能退化建模两个部分,本文应用函数型数据分析作为研究方法,对设备进行以上的研究。函数型数据分析是把原始数据视为一个整体,然后从整体的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其具有的外在条件依赖性、可对不同维度数据分析以及可对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层次分析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数据分析中的不足,这体现出其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设备的状态监测首先是对原始信号进行分析,但目前的信号分析只
近几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自然就摆在了眼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统计,心脑血管类的疾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是最高的。研究表明,中国老
农业是一个大国重要的粮食来源,陕西省是中国境内的农业大省之一,但是在农业的从财政支持政策上还推行得较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使得省内的农业政策没有发挥出应有
传统河道防护主要考虑行洪排涝、堤防及水土保持等方面问题,忽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随着环保需求的增强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防护形式已无法满足生态和谐的河道需求,河道防护逐步向生态和谐方面发展。因此需研究满足生态和谐理念下的防护技术,以达到和谐的生态水利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先对国内外河道岸坡生态防护的研究进展及现状进行总结,提出河道边坡生态防护上存在的问题。随后对河道边坡及失稳因素
普通混凝土或砂浆具有脆性大、抗拉强度低、易开裂等缺点,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导致结构的破坏,影响其正常使用。控制裂缝发展,增大材料韧性,提高材料的耐久性成为当前混凝土普遍
年来,由于船舶尾气防控规定较宽松、缺少相关尾气排放监管技术等原因,船舶尾气污染对我国大气环境的影响日发严重。随着机动车和发电站等陆源大气污染物排放规定的全面推行,
在科技服务领域,科技资源往往包含了论文、专利、科技成果、专家、机构等多个领域。现有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通常只包含部分领域或领域内的部分数据。并且不同的平台之间数据的组织格式和内容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使得用户在跨平台获取知识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在科技服务资源领域需要一个全面的科技资源的整合系统对相关的科技资源进行整理,以方便用户相关知识的获取。。近年来,知识图谱已成为现在计算机科学研究的热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制度治党的长远之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基把
期刊
河流生态系统在自然界生态平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社会经济发展对河流的开发程度越来越高,过度的开发利用和大量污染物排放,严重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人类逐渐意识到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性。“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当下治理河流生态的重要理念,大量的生态修复技术被提出并应用于河流治理工程中。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近年来北京市采用
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卓越进步,交通运输的便利在其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通线也因此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生命线,而桥梁作为交通线中的骨架更是重中之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凭借自身经济合理、外形美观、施工便利以及优越的跨越能力等优点,在我国多高山深谷、阔河激流的西南、西北等地区备受桥梁工作者的青睐。而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多发,因此对桥梁的地震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