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网络数据同步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多层次的复杂分布式结构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型信息/数据系统当中。相比于传统集中式系统的单一结构,多级分布式框架完全符合现代大型公司和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可维护性、可修改性和扩展性。由于多级分布式结构地理或逻辑位置分散,都具有独立的数据处理能力,系统间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交换,许多公共数据重复存放,且节点间对公共数据都有操作修改的权限,在这个信息网中保持多个节点的冗余数据的一致性和公共数据的同步更新非常重要。因此针对分布式网络数据同步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分布式网络数据同步技术为研究重点,针对提高数据同步效率和完善数据一致性维护机制,做了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提出了基于节点协调策略的完全对等数据同步模型。典型的对等数据同步模型由于过于依赖固定的中心节点,带来了性能瓶颈。本文以事务更新发起节点为起始点,引入节点协调策略动态确定临时“中心节点”,从而达到事务分发及执行的目的。提高了系统处理事务的能力及对网络环境的适应性,方便系统的扩展和维护。为了更好的维护数据同步模型的数据一致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研究数据同步的并发控制,对更新事务做并发冲突检测,利用优先级和时间戳规则协调确定事务执行顺序,解决并发冲突;采用可靠性更新算法,确保事务传播可靠性,对事务故障进行处理及故障恢复;最后对数据同步冲突作了研究,并给出完善的数据冲突解决机制。根据网络安全监管系统的实际系统需求,将基于节点协调策略的数据同步模型应用其中,实现了对分布式结构系统中关键数据的对等数据同步,解决了多节点同时对同一关键数据进行操作而出现的冲突,以维护数据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学位
作为Web 2.0时代的典型代表,微博在近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作为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社交网络平台,它不仅可以扩大人际圈实现社会交往,更
数据挖掘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研究方向的一项重要课题,它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从阿帕网到今天覆盖全球的信息海洋,各种网络服务与信息服务已遍及全世界。因特网已不再局限于门户网站、电子贸易等服务活动,微信、微博、网上银行
P2P技术自1999年发布以来,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开始风靡全球,被财富杂志评为影响互联网的四大科技之一,主导着互联网的发展方向。P2P流量也成为当前网络流量的主要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就是通过分析计算机系统的网络连接数据和审计日志记录等相关数据信息,来检测入侵行为的系统。入侵行为是对目标系统的非授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应用的普及,传统的基于被动防御的安全防护措施已经无法适应当今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如何有效保护计算机中的重要信息以及如何为用户营造一个
电容层析成像(ECT)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具有非侵入,无辐射,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在检测多相流问题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现在离实际应
曲面细分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因为该方法规则简单、效率高、造型效果好而在CAD和动画的造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曲面细分的基本思想是对一个粗糙的初始网格应用
模糊C均值算法(FCM)是当前比较流行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模糊聚类算法,已经成功应用于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诸多领域。但是,它存在着需要聚类数目先验知识、对初始值敏感和易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