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定位研究——以热贡唐卡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ai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是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尽管物质生活极为匮乏,但是精神世界却极大丰富。重精神、轻物质的价值取向是藏民族的基本特征。藏传佛教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唐卡,作为皈依佛法的标志和顶礼膜拜的神物,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古至今,藏族人不论贫富,家中的经堂里都会供有一副或十几幅唐卡,他们坚信所供奉的唐卡会带给家人吉祥、平安和幸福。然而目前藏区市面上销售的唐卡,大多都为电脑印刷唐卡或者半机器半手工唐卡。通过在热贡唐卡发源地“热贡”的实地田野考察发现,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应用给热贡唐卡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藏族信众日常佛事活动中所需的唐卡几乎百分之百采用便宜的电脑印刷唐卡。部分唐卡画师采用电脑打印的唐卡底稿来拓印,简化甚至省略了唐卡传统绘制工艺中最为基础的依照度量标准打底稿环节。唐卡不再是神圣的宗教用品,而是被大众消费的旅游工艺品,被明码标价挂在实体店或网店里销售。   针对上述现象,本研究重点思考以下问题:信息技术的冲击给藏传佛教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哪些挑战与机遇?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会扭曲藏传佛教艺术原有的价值?传统的唐卡手工绘制工艺应否被现代信息技术取代?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这些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亟待通过扎实的田野考察弄清事实,分析事实来尝试作出回答。   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选择热贡唐卡为对象样本,采用田野考察法、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热贡唐卡的传承现状、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冲击等问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田野考察。田野考察选择唐卡艺术之乡--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村、黄南州职业技术学校、黄南州民族高中、青海民族大学等考察点,参与式观察唐卡的制作工序、传统工艺;与唐卡画师、唐卡学徒、销售唐卡的店员、从事唐卡数字化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对唐卡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文献法主要是针对藏传佛教艺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热贡唐卡传承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比较法主要是对比信息技术应用前后热贡唐卡传承的价值取向来分析热贡唐卡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与弊端。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按照传播媒介发展演变的线索,热贡唐卡传承中的媒介技术经过了绘画技术、印刷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变迁。   二、1958年宗教改革以前,热贡唐卡的传承以寺院传承为主,家庭传承为辅。当前热贡唐卡传承呈现寺院传承、家庭传承、学校传承、企业传承、作坊传承多种传承方式互补共存的态势。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热贡唐卡的制作、展示、宣传、传播、销售、保护与修复等方方面面。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热贡唐卡传承中信息技术作为传播手段和记录手段所具有的优势,满怀乐观和期待,但是对信息技术作为绘制辅助手段在热贡唐卡传承中的应用则持否定态度,认为在热贡唐卡的传承中传统的工艺技术及蕴含的文化内涵才是根本与核心。   三、信息技术应用前热贡唐卡传承的价值取向是以精神价值为核心。唐卡的精神价值又可分为宗教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信息技术应用后热贡唐卡传承的价值取向转向追逐物质价值。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热贡唐卡传承面临的最根本问题为:热贡唐卡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信息技术应用所追逐的物质价值之间的矛盾冲突。   四、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体现在:第一,传播的广泛性,使藏传佛教艺术传播的规模更广、传播速度更快,艺术复制品被全世界的人随时随地欣赏;第二,数字化保护,以数字博物馆、影像数据库、专题网站的形式实现藏传佛教艺术的网络展示、销售。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弊端则在于信息技术作为绘制辅助手段,第一,过于追逐效率而忽视了文化内涵,导致传统工艺的简化和传统仪轨的省略;第二,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轻视了长远的发展,导致创作目的的功利性和艺人培养的单一化。   五、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追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藏传佛教艺术的价值包括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两个方面,两种价值共存,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在藏传佛教艺术的传承中既要充分肯定其具有的宝贵精神价值,又不排斥其所具有的满足艺人生活需求的物质价值。实现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的互补共存是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根本出发点;第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藏传佛教艺术要以自己独特的民族性真正面向全世界,一方面要以传统工艺来保持自己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要借助信息技术与他文化交流以互补;第三,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要为了满足当地人的需要,促进当地人的发展。   本研究以藏文化持有者的身份,通过扎实的田野考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给热贡唐卡传承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作了全面的考察和理论分析,拓展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空间。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出发探寻藏传佛教艺术在全新数码时代中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的视角具有一定的新意。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对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定位进行理论思考时,理论深度还有待加强。这需要在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田野考察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入下去。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当今已经是计算机网络时代,在这个新兴时代当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占领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那么,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流作用,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
通过培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是提升其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有研究发现,我国现有的幼儿教师培训模式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改进幼儿教师
本试验研究了在相同的环箍间距(无条带、30mm、60mm)条件下,不同的长细比对BFRP-PVC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的影响,当试件环箍间距相同时,长细比越小承载力越大。 In this study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不断的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但是目前计算机网络工程中也存在
介绍了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拆除复杂环境中的输煤栈桥的方案设计和爆破参数.爆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农村地区艺术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积极开发利用农村本土艺术课程资源,是发展农村地区的艺术教育,促进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重要途
运用松散爆破拆除复杂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群.采取分段分层装药,毫秒非电雷管微差起爆.爆破达到了预期效果.
通过对富含砖颗粒的再生骨料不同程度取代天然骨料,研究含有砖粒的再生骨料不同取代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越高,抗压强度增长越缓慢,抗压强度越低,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视觉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嵌入式视觉系统(EmbeddedVisionSystem)开始广泛应用,使人们对嵌入式视觉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具体的研究.本文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