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EGFR-TKI长PFS患者基因表达特征与中医药治疗长PFS患者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1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一代EGFR-TKI治疗长PFS人群的靶向治疗前的病理组织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总结一代EGFR-TKI长PFS患者的基因表达特征,探索其中特定分子靶点通路与EGFR-TKI长期疗效相关的机制。收集一代EGFR-TKIs长PFS患者的中药处方,利用数据挖掘以及网络药理学方法,归纳中医药治疗NSCLC患者的用药规律,探索中医药治疗NSCLC以及延缓EGFR-TKI耐药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入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四家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使用一代EGFR-TKI的长PFS患者,对其病理组织标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内容包括突变类型、碱基类型、突变通路、肿瘤突变负荷。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药联合一代EGFR-TKI治疗的长PFS患者中药处方,运用古今医案平台对中药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建立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关键靶点蛋白PPI网络图、GO及KEGG富集分析来探究中医药治疗NSCLC以及中医药延缓EGFR-TKI耐药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1名入组患者中有7名女性和4名男性,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2个月,平均发病年龄为65.9岁(53-83岁);6/11为EGFR19外显子缺失,5/11为EGFR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10/11为IV期NSCLC患者(6/11为IVA期,4/11为IVB期),1/11为IIIA期NSCLC;有6位患者仅存在胸腔内转移,4位患者存在远处器官转移,且其中有一位存在中枢转移,有1位患者未发现胸腔内或远处器官转移(仅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11长PFS患者总体突变率排名前30的基因分别为EGFR、ESRRA、TP53、DSPP、MUC2、MUC4、NCOR2、PABPC1、UBXN11、CTNNB1、DDX27、ELF2、HDAC2、MAML2、NCOA3、NEFH、PPL、PHPN2、SPEN、SRRT、TDRD9、ZNF479、ZNF729、ZNF93、ZP4、ABCB10、ABCC6、ABT1、ACOT2、ACRC,除了EGFR突变外,TP53基因是长PFS患者中唯一的常见肺癌突变基因。在突变信号通路方面,对于PFS>5年组的患者,特有的通路:EB病毒感染致癌通路;对于PFS<5年组的病人特有的通路包括细胞周期及PI3K/Akt通路,而两组病人都共有的通路为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与Notch通路。一代EGFR-TKI长PFS患者基因突变的类型以缺失突变(Missense)为主,占88.2%;其余8种突变类型占比相差不大。碱基置换类型以C>T碱基置换为主,占56.3%;其次为T>C碱基置换,占18%;其余四种碱基置换类型占比相差不大。11位长PFS患者的中位TMB为0.38个/MB。中医药治疗NSCLC的高频药物为党参、猫爪草、浙贝母、壁虎、首乌藤、甘草、酸枣仁、山海螺、杏仁、三七;味甘、苦、辛药物在总体药物中出现频率较高;补益肺脾类与化瘀散结类药物是治疗NSCLC最常用的药物组合;通过复杂网络分析筛选获得党参、壁虎、浙贝母、猫爪草、首乌藤五味中药组成的一代EGFR-TKI长PFS患者核心组方。核心组方含有35种有效活性成分与3518个作用靶点,其中,党参所含15种活性成分共有1482个作用靶点,猫爪草所含10种活性成分共有911个作用靶点,浙贝母所含8种活性成分共有702个作用靶点,首乌藤所含4种活性成分共有401个作用靶点,壁虎所含1种活性成分有32个作用靶点。Genecard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检索获得5280个非小细胞肺癌疾病靶点。运用R软件将核心处方中活性成分的药效靶点和NSCLC疾病靶点进行匹配映射,获取521个核心组方-NSCLC共同作用靶点。所获得的521个核心组方-NSCLC共同作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得到关键靶点蛋白的互作关系网络图(图8-1),关键靶点蛋白互作程度最高的前10个靶点分别是IL6(33)、JUN(30)、IL1B(29)、MAPK1(27)、EGF(24)、MMP9(24)、CXCL8(24)、IL10(23)、ICAM1(23)、PTGS2(23)。GO富集气泡图表明关键靶点前10个主要富集生物学功能主要涉及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磷酸化、激素分泌与调控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关键靶点基因前10个主要富集的通路包括:液体剪切和动脉粥样硬化、卡波西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病毒、南美洲锥形虫病、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前列腺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结论:基因检测结果表明EGFR基因为EGFR-TKI疗效评估的预测因子。TP53突变率越低意味更长期的生存获益。对于EGFR突变型NSCLC患者,杂合基因共突变率可作为EGFRTKI的疗效以及生存获益的预测因素之一。HDAC2的突变导致HDAC2的失活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长PFS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的潜在作用机制。TMB与EGFR-TKI疗效呈负相关性,低TMB预示EGFR更长期的生存获益。一代EGFR-TKI长PFS患者的中药处方分析结果表明补益肺脾与化瘀散结是治疗NSCLC最常用的药对;一代EGFR-TKI长PFS患者核心组方为党参、壁虎、浙贝母、猫爪草、首乌藤。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β-谷甾醇、木犀草素、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棕榈酸、贝母辛碱为核心组方中主要活性成分,主要作用的靶点为IL6、JUN、IL1B、MAPK1、EGF、MMP9等,本研究揭示了核心组方治疗NSCLC以及延缓EGFR-TKI延缓的作用机制涉及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炎症反应的介导,血管生成途径等通路,体现了核心组方通过多化合物、多靶点的相互作用进行抗肿瘤治疗的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慢性鼻窦炎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广州地区慢性鼻窦炎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先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429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慢性鼻窦炎的6种证型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发病月份共4种情况的对比,梳理出慢性鼻窦炎在广州地区的证型特点作为基础研究工作。再对2017
背景: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虽然与HPO轴功能紊乱有关,性激素使用是止血一线治疗,但也有其使用的禁忌症,且子宫内膜局部凝血功能异常也是重要的发病机制,所以止血药物的使用也非常重要。二稔汤是中医泰斗、岭南罗氏妇科奠基人罗元恺教授以岭南道地药材为主组成的治崩经验方。前期临床研究表明,二稔汤治疗崩漏能有效止血,且全身症状改善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研究;前期动物
目的:髋部骨折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生存的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老年髋部骨折常合并多种疾病,骨折后常因卧床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髋部骨折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意外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vascular Events,MACE)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本研究目的是确定住院期间老年患者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MACE的显著预测因素,通过建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调神方”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以下简称ADHD)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调神方”治疗儿童多动症治疗ADHD的通路机制。方法:临床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纳入32例多动症(心脾两虚证)初诊患儿,采用“调神方”治疗,疗程为12周。通过SNAP-IV量表评分、中医证
目的:利用Cre-LoxP系统构建内皮细胞特异性Piezo1敲除小鼠,研究Piezo1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Piezo1在骨脉管系统中的表达和分布;构建内皮细胞特异性Piezo1敲除小鼠,流式细胞术分选骨内皮细胞,qRT-PCR、WB验证Piezo1在Piezo1fl/fl小鼠和Piezo1ΔEC小鼠中的表达;建立股骨横断骨折模型,Micro-CT观察内皮细胞特异性
目的:肝癌是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第三号癌症杀手。肝癌发病率高,早期较难被发现,出现消瘦、腹痛甚至腹胀症状往往可能已经到了晚期。肝癌恶性程度高,容易出现肝内和肺部等地方的转移,手术后也容易出现转移和复发。健脾化瘀方是中医治疗肝癌重要验方。前期体外实验已验证健脾化瘀方可通过外泌体抑制肝癌细胞MHCC-97H的迁移和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
目的:本研究观察药线点灸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不同中医证型、不同痤疮类型的疗效差异,以明确药线点灸疗法对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和临床价值,使药线点灸治疗更广泛应用于痤疮的治疗中。方法:本研究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型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药线组与火针组各30例。两组治疗前均进行皮肤健康养护教育。药线组运用壮医药线辨证点灸,取穴以局部穴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目的:观察浮针对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采取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骨科因肩袖撕裂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期间剔除1例,脱落2例,最终完成收集治疗组27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浮针治疗。所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眼底黄斑区微循环与血小板、血脂参数以及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为DME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为早期诊断、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及疗效评定指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1年1月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DME患者(观察组)104例(104只眼),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51例(51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症
目的:1.建立主动脉缩窄致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TAC小鼠模型),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和生信分析技术探索慢性心力衰竭小鼠心脏巨噬细胞的转录景观和异质性,筛选出一群潜在的、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的炎症巨噬细胞亚群,探究其来源、表型和功能。在细胞层面,通过建立共培养体系,研究巨噬细胞新亚群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在动物模型上研究巨噬细胞新亚群对慢性心力衰竭小鼠心脏的作用,并阐述巨噬细胞新亚群在心衰中的作用机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