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soul8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养老保障制度不断的进行着调整与变革,在这些年的不断发展中,随着人口国情、家庭结构、养老需求的重大变化,需要养老保障的人员不断增多,给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造成了诸多问题。因此,我国养老保障制度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完成改革和完善,不仅要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且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尽一切可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基本养老保障和服务型养老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需求。  文章以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现实及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为基础,从科学理论出发结合太原市的具体实际问题,既分析了我国目前城镇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太原市的养老保障的调查问卷整理,不仅对当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障体系进行了宏观分析,而且通过实证调查针对老年人对养老保障制度的需求从微观上进行了探究。  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包括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四个部分组成。通过查阅相关的经典著作、国内外先前学者的研究动态以及现行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选题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对先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吸纳、总结,并在此基础进行了延伸和发展。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实施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首先从老龄化的特点、发展趋势论述了老龄化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当前养老改革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基本国情。最后从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及我国传统养老保障思想两方面,探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养老保障制度。  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养老保障的责任主体、法律制度、新型化养老、社会化养老等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太原市养老保障问题可行性研究和现行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太原市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对太原市养老机构运营状况调研分析从而得出当前太原市所面临的养老问题。  第五部分阐述了太原市对国内外城镇养老保障的借鉴和启示。分别选取了美国、瑞典、北京和香港四个国家或地区,旨在为我国和太原市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启示。  第六部分主要阐述太原市城镇养老保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本章主要从扶持太原市养老产业发展、推动养老保障体系改革以及探索太原市城镇养老保障新模式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大力扶持太原市养老产业发展,使太原市养老产业提质升级;其次是推动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体系改革:1、明确城镇养老保障体系中各个主体的责任定位;2、完善法律制度,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3、逐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4、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最后要探索太原市城镇养老新模式:1、医养结合,实现老有所医;2、以房养老,实现老有所养;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依;4、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增强自我养老的能力,实现老有所为。
其他文献
国家认同是公民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并对这个国家所属的领土主权、民族身份、历史文化、国家和政权组织形式等方面具备强烈的认可和接受,由此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愿意
社会化是个体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家庭是“人性的养育所”,是儿童社会化的“摇篮”和走向社会的“桥梁”,家庭在儿童初级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家庭成
学位
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
邓小平基础产业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和中国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以及借鉴西方发达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