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壮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认同是公民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并对这个国家所属的领土主权、民族身份、历史文化、国家和政权组织形式等方面具备强烈的认可和接受,由此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愿意为国家稳定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主观态度和心理归属。“90后”壮族大学生是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占比例最大,他们既是壮族的精锐力量,也是民族地区的宝贵人才资源,对民族地区进步和发展起着生力军作用。他们的国家认同状况事关广西经济繁荣、民生改善、文化兴盛、法制健全、生态和谐、社会平稳,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的建构,对社会转型时期国家大局的安全和稳定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对“90后”广西壮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开展实证调研,旨在为“90后”壮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对策,进而提高壮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程度,为增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繁荣稳定贡献绵薄之力。调研工作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同时结合宏观与微观分析以及交叉学科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壮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在进行调查结果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发现“90后”壮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总体趋势良好,表现在绝大部分学生对祖国情感认同强烈,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具备正确的政治认同,且对优秀文化认同程度高,具备强烈的中华民族归属感以及对本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认识趋向积极等。其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出现狭隘民族意识,政治信仰削弱且对国家大政事件缺乏关注度,甚至有少部分学生缺乏国家大局意识以及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掌握较为薄弱等。本研究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对“90后”壮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本文尝试以学校教育为着力点,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另外结合国家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促成四位一体的教育联动机制,切实加强“90后”壮族大学生国家认同。
其他文献
马克思在《序言》中指出:“不是人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生态女权主义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环境保护运动与女权主义
摘 要: 本文浅谈了模拟公司教学法和手机动画的定义、中职生选用手机动漫综合实践的意义、模拟公司教学法应用在中职Flash手机动漫综合实践中三部分,指出了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把知识点项目化和模块化,进行更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 模拟公司教学法 中职Flash手机动漫 综合实践  一、模拟公司教学法和手机动画的定义  模拟公司教学法,就是指以模拟公司为载体,以企业经营活动为主线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很多学者、知识分子都致力于对信仰问题的研究,尤以科学信仰为主。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检验的“颠仆不灭”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重要课题。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肩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