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国畜产品生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畜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9年,全省畜牧业生产总值10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5%。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湖北省畜产品要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这为湖北省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转变带来了机遇,也使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积极开拓市场,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成为湖北省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对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在对竞争力已有评价指标、方法进行阐述后,本文建立了对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影响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关于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其次,本文分析了湖北省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现状,运用多个指标对2002-2008年湖北省畜产品的出口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并尝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中部6省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为湖北省决策部门提升畜产品出口竞争力,加快畜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单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对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借鉴国内外畜产品竞争力研究成果,界定了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概念并介绍了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其次,从生产总量、生产方式和质量安全三个方面介绍湖北省畜产品生产情况;从出口规模、结构、市场三个角度分析贸易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的支持、企业策略(以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为例)、政府和机遇六个方面分析影响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接着,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依存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贡献率4个指标,对2002-2008年湖北省畜产品出口贸易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为避免仅在国际范围内分析的局限性,运用Spss中主成分分析法对具有较多相似因素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四川6省的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最后,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增强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