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对饱和多孔介质渗透性和溶质运移的影响及数值模拟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a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体入渗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包括浑水灌溉、地下水人工回灌、石油工程、岩土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土壤或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工程等。例如引黄灌溉时,灌溉水中携带的泥沙颗粒等易对土壤和含水层的渗透性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入渗速率;为了缓解地下水过量开采所导致的地质环境问题,在采取地下水人工回灌措施时,回灌水中的细小颗粒会造成含水层堵塞,严重降低回灌效率;在用砂滤池进行水处理时,水中的细颗粒物质会沉淀在砂滤池或滤床的孔隙中,从而对净水效率产生影响。在这些工程中,大颗粒通常容易在入渗前被过滤掉,而细小颗粒或生物质即胶体会随水一起在多孔介质中迁移并在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发生沉积,进而影响着介质的渗透性能,同时也将改变其中的溶质运移过程。因此,深入揭示胶体颗粒对多孔介质渗透性产生的影响和在此基础上的溶质运移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及工程意义。目前国内外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有关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机理及其渗透性发生变化的成果已有许多报道,但通常是研究对介质渗透性的影响或探讨胶体颗粒的迁移机理,对胶体颗粒与盐分阳离子共迁移时对介质渗透性的作用及介质渗透性变化时对胶体颗粒及盐分阳离子运移行为产生的影响等科学问题探讨较少。为此,本文以石英砂作为多孔介质,以硅微粉溶液作为外源入渗胶体,以NaCl、CaCl2和MgCl2作为共迁移盐溶液,通过室内石英砂柱出流实验,以多孔介质相对渗透系数(K/K0:K0为砂柱初始饱和含水率,K为不同时间砂柱饱和含水率)为表征指标,探讨胶体颗粒及胶体颗粒与盐分阳离子共迁移时对饱和多孔介质渗透性的影响、多孔介质渗透性变化时胶体颗粒和盐分阳离子的迁移机理,旨在为解决浑水灌溉、地下水人工回灌等工程实践中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文主要是基于室内土柱出流实验,把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在不同胶体浓度(0.1、0.2和0.5 g·L-1)、胶体颗粒粒径(2.6、6.5和13μm)、介质颗粒粒径(240、362和513μm)和水头差(5、10和20 cm)四种情况下,探讨胶体颗粒对饱和多孔介质渗透系数的影响及胶体颗粒在介质中的迁移沉积机理;二是将不同浓度(0.1、1和3 g·L-1)的NaCl、CaCl2和MgCl2与胶体颗粒(0.2 g·L-1)配置成混合溶液进行入渗,分析其对饱和多孔介质渗透系数的影响,并讨论饱和多孔介质渗透性变化情况下胶体颗粒和盐分阳离子的运移机理;三是使用Hydrus-1D软件模拟非反应性溶质溴化钾及不同条件下盐分阳离子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主要结论如下:(1)在不同胶体浓度、胶体颗粒粒径、多孔介质粒径和水头差时,胶体入渗会影响饱和多孔介质渗透性。胶体颗粒在多孔介质中会发生迁移、堵塞和吸附等作用,当一些胶体颗粒在多孔介质内部发生沉积时,会造成孔隙堵塞,改变多孔介质内部结构,从而导致介质渗透性降低。其次,胶体颗粒的迁移沉积行为受胶体颗粒浓度、胶体颗粒粒径、多孔介质粒径和水头差的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胶体浓度、介质粒径和水头差增大时,多孔介质渗透性降低程度越大;由于胶体颗粒发生絮凝或在多孔介质中发生沉淀的位置不同,在本实验中不同胶体颗粒粒径对饱和多孔介质整体渗透性的影响差异不明显。(2)在不同胶体浓度、胶体颗粒粒径、多孔介质粒径和水头差时胶体入渗会影响胶体颗粒的迁移和沉积行为。比较砂柱不同深度出流液中胶体颗粒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和实验结束后介质中胶体颗粒沉积情况可以看出,胶体颗粒的迁移行为和沉积效应与多孔介质渗透性的降低程度相一致。胶体颗粒入渗时有相对渗透系数增加的现象,基于不同文献数据对比分析认为,当胶体颗粒与多孔介质粒径的相对直径比dp/Dp>0.018且入渗浓度小于0.5 g·L-1时,会出现K/K0增加的现象。用扫描电镜(SEM)对实验结束后的多孔介质颗粒进行了微观分析显示石英砂颗粒表面光滑且有明显的沉积物,说明胶体颗粒会在多孔介质表面沉积,堵塞孔隙。(3)在不同浓度和类型的盐溶液(NaCl、CaCl2和MgCl2)与胶体颗粒共迁移时,盐分阳离子浓度、类型都会影响饱和多孔介质的渗透系数,进而影响盐分阳离子和胶体颗粒的运移行为。不同浓度盐溶液与胶体颗粒共迁移时,盐分阳离子会使胶体颗粒发生絮凝成大颗粒,在入渗过程中更易发生沉积堵塞孔隙,且离子强度越大,絮凝作用越明显,从而使多孔介质渗透性下降程度越大。对比不同类型的盐分阳离子可以发现,由于离子价态越大,对胶体颗粒产生的聚沉程度越大,当离子价态相同的情况下,水合离子半径越小,水化能力越强,聚沉能力越高,因此使胶体颗粒发生聚沉的程度大小为Mg2+>Ca2+>Na+。随着饱和多孔介质渗透性的降低,各种类型的盐分阳离子穿透曲线达浓度峰值所用的时间逐渐增长;由于胶体颗粒和介质吸附位点不足,随着离子浓度的升高,离子穿透曲线的浓度峰值有增大的现象。(4)利用Hydrus-1D中的平衡模型(Local Equilibrium Assumption,LEA)单点吸附模型(One-site Soption Model,OSM)对溴离子及不同浓度和类型的盐分阳离子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进行数值模拟,溴离子反演参数能够用于盐分阳离子迁移模拟,从盐分阳离子迁移反演参数来看,除个别情况外,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因此,根据实验监测数据,把多孔介质砂柱渗透性在空间上分段、各段渗透性随时间的变化取其平均值,可以较精确地模拟不同浓度盐分阳离子在变渗透性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过程。
其他文献
厚翻译(thicktranslation)这一概念源于深度描写,由美国学者阿皮亚正式提出,再经中西方学者不断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发展。笔者翻译了阿兰·德波顿的四篇散文,鉴于其中频繁出现
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NaYF4:Yb,Er/Ho@Bi2WO6上转换复合材料。通过XRD、SEM、XPS、比表面积分析仪等手段对各样品进行表征,以选矿药剂丁铵黑药为目标污染物,考察合成条件对稀
道路交通事故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公害之一。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基于道路交通本质安全的理念,研发一种用于路面养护的安全功能材料——钢渣微表处混合料。为
对桥梁结构进行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的关键是选择能准确模拟延性墩柱构件非线性力学行为的非线性梁柱单元。相较于实体单元和集中塑性铰单元,弹塑性纤维梁柱单元兼具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因此在土木工程结构抗震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功能发展了一种弹塑性纤维梁柱单元并将其应用于桥梁抗震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ABAQUS提供的UMAT程序接口二次开发了多种可适
在深度学习领域,增加训练样本数量或增加模型参数数量是极大提升深度学习应用解决现实问题准确率的重要手段。单个GPU无论在计算能力还是内存大小方面都无法满足大规模深度学
眼底是人体唯一可以直接无创观察血管的组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fluorescein foundus angiography,FFA)是眼底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获取眼底血管结构与血液循环情况的重要手段。基于FFA影像的定量分析将为眼底疾病的随访观察以及治疗效果的精确评价提供客观依据。但在造影过程中,病人不可避免地转动眼球,造成FFA图像序列中感兴趣区(例如视网膜血管分支、新生血管)的位置发生变
地铁盾构隧道的长期累积沉降会影响地铁正常运营和结构安全,其中列车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荷载对沉降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动力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线的新闻媒体站点源源不断地产生和传播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不借助自动化工作,公众很难有效地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在清洁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太阳能相比于其他能源具有很大优势,如资源储备巨大、绿色清洁无污染等。因此,着眼于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大势所趋。由于传统混合式聚光
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理是目前我国大力推广的工艺技术。由于餐厨垃圾蛋白质含量高,实际运行的厌氧消化系统易受到氨氮胁迫发生氨抑制现象。本研究的目的是修正ADM1(Anaerob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