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金氏痔疮膏中芦丁、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金氏痔疮膏直肠给药后家兔血浆中大黄酚含量方法,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及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观察金氏痔疮膏精提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和直肠给药后对大鼠直肠静脉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治痔作用机制。
方法:1,采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检测芦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黄素、大黄酚,以甲醇一O.1%高氯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XDB—C8(4.6×150mm,5um)为固定相,流速为卜L5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2,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金氏痔疮膏精提液和组方中单味中药对ECV一304细胞增殖的影响。3,采用RT一PCR、ELISA法检测应用药物后大鼠直肠VEGFmRNA、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1,(1)芦丁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为Abs=O.011646*Conc+0.009600,相关系数=0.999650:在提取时间60min、提取溶剂为70%甲醇、温度为50~C、超声频率为60次/秒条件下提取完全;芦丁的每克金氏痔疮膏中含芦丁26.89mg。
(2)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大黄素、大黄酚与其它成分有较好的分离,基线稳定。大黄素浓度在5.28μg~47.52μg(r=O.99995),大黄酚浓度在¨.80ug~49.56ug(r=O.99973)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稳定性试验:大黄素和大黄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54%、1.38%;重复性试验:大黄素的平均含量为0.32422mg/g,RSD为5.52%,大黄酚的平均含量为0.42692mg/g,RSD为4.57%;平均加样回收率大黄素为100.7%,RSD为1.36%(n=5),大黄酚为100.7%,RSD为2.49%(n=5);每克样品含大黄素0.32422±0.027656mg,含大黄酚0.42692±O.01950mg。
(3)大黄酚和血浆样品中的杂质峰分离良好,保留时间约为4.5min;血浆大黄酚浓度在O.189—9.44ug/mL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O.99969),最低检测浓度为0.063ug/mL(S/N=3);精密度试验:RSD=3.02%;稳定性考察:0、1、2、4、6h后峰面积RSD分别为2.27%、4.58%、9.51%;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2.5—96.5%,RSD均小于5%。
(4)家兔直肠给药后的药一时曲线符合给药一室模型,有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另0T1/2(h):1.064、Tl/2Ka:0.815、Vd/F(L/Kg):0.007、AUCO一8(mg/L*h):4.067、Tmax(h):2.000、Cmax(mg/L):1.270。
2,(1)不同浓度的金氏痔疮膏精提液对ECV一304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高、中、低浓度的大黄煎液和高浓度的姜黄煎液对ECV一304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2)RT一PCR结果显示,大鼠肛管、直肠以表达VEGF188mRNA(645bp)为主;经金氏痔疮膏处理的大鼠肛管、直肠表达VEGF188mRNA/β—actinmRNA灰度值比值较对照组少,VEGF蛋白浓度较对照组低,且呈时间依赖性。
结论:l,紫外可见光光度法、HPLC测定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氏痔疮膏的质量控制和直肠给药后体内血药浓度的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2,金氏痔疮膏具有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大黄是金氏痔疮膏中发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主药,姜黄亦起了一定作用;金氏痔疮膏在mRNA、蛋白水平均可抑制大鼠直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这可能是金氏痔疮膏的治痔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