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异氰酸酯法合成生物基杂化聚氨酯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ingzhiyo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利用生物质原料二甘油和碳酸二甲酯合成了双甘油基二环碳酸酯(DGDC),随后将DGDC与二胺或多胺类反应,制备了系列线型和交联型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在此基础上,引入环氧树脂(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DGDC复配,分别以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固化,制备部分生物基杂化非异氰酸酯聚氨酯(HNIPU);最后,我们又利用生物质基呋喃甲胺分别与乙醛、丙酮制备的呋喃基二胺,替代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制备完全生物质基HNIPU;并对所合成的NIPU和HNIPU材料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研究。1、利用生物基原料双甘油与碳酸二甲酯一步法制备了双甘油基二环碳酸酯(DGDC),以K2CO3作为催化剂,70℃反应24h条件下,产率可达79%。通过红外与核磁表征,证实了 DGDC的生成。随后用DGDC与二元胺或三元胺类反应这一绿色的途径合成了一系列线型NIPU和交联型NIPU。制备的NIPU具有较低的热稳定性及较低的玻璃化温度Tg。通过改变二元胺与三元胺的比例、二元胺的种类,比较了交联型NIPU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Cross-linkedNIPU-5的拉伸强度较高为15.76MPa,并且拥有较高断裂伸长率为284%。2、我们将环碳酸酯与环氧树脂按照不同摩尔比混合,与相应化学计量比的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采用一步制备了部分生物基杂化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对其进行红外表征,确定了其结构,又考察了其热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物理机械性能。TGA测试表明环氧树脂的引入可以提高HNIPU的初始分解温度10-40℃,而且通过DMA测试获得系列HNIPU材料的Tg,为30到40℃。利用橡胶弹性体动力学理论,计算出系列HNIPU材料交联密度,其范围在247-4827mol/m3,此外拉伸强度最大可以达到18-24MPa,断裂伸长率在64-66%。3、为了获得生物质基胺类,我们利用生物基原料呋喃甲胺分别乙醛和丙酮,在6mol/几盐酸条件条件下,40℃反应,制备了乙醛型双呋喃基二胺(CH3-DFDA)和丙酮型双呋喃基二胺(DIFFA),产率分别为67%、80%。合成的DIFFA、CH3-DFDA经过红外、核磁表征,证实了它们的结构。4、将环碳酸酯(DGDC)和脂肪环氧(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混合后作为A组分,和B组分二元胺(CH3-DFDA或DIFFA)反应得到一系列完全生物基热固性非异氰酸酯杂化聚氨酯材料,计算其交联密度范围在227-2795mol/m3,此外拉伸强度最大可以达到20.3-22.7MPa,断裂伸长率在 170.7-294.5%。
其他文献
过渡金属氧化物MnO2因其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催化活性较高,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氧还原催化剂。碳化聚苯胺(CPANI)材料可以形成导电性良好的N-掺杂碳材料,其与MnO2材料的复合不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PPV一般在猪源性生长分裂旺盛的细胞中进行增殖,感染PPV的细
选择蛋白(selectin)是细胞黏附分子中的一个家族,包括三个结构类似的分子,即E-选择蛋白、P-选择蛋白和L-选择蛋白,因它们最初分别在内皮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表面被发现而得
目的:85%~90%的卵巢癌起源于卵巢生发上皮,它是由单层扁平—立方上皮细胞组成,排卵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与有关。排卵是一个炎性反应过程,近期的研究证实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α可
二氧化锰在催化降解有机染料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能,其与聚苯胺等功能材料的复合赋予其更为优越的性能。本文通过模板法合成了聚苯胺/二氧化锰/二氧化硅中空纳米结构复合材料,
马尔尼菲蓝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过去称作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是温度依赖性双相病原真菌的一种,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免疫缺陷和免疫低下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缓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耳鼻喉科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
中医人才除了能够掌握和应用中医知识外,还必须拥有外语交际能力,树立文化差异意识,才能担负起把中医文化向世界传播的历史使命。通过公共外语课堂、中医专业课的学习,课外实践和
目的:评价双源双能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能力,及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69例,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文心雕龙·知音》篇提出“觇文见心”说法,溯源“知音”原典意蕴,可知刘勰旨在论述品文鉴人的难度及途径。通过考察文情而知其人其心,从而求得情志的帖然相契,便可谓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