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锌与氮磷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同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锌与氮磷配施对冬小麦叶片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和茎叶还原糖含量的影响。通过不同处理之间的比较,得出了高产、优质、高效的施肥处理组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锌与氮磷配施条件下,氮、磷、锌三因素对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此,氮磷交互作用对直链淀粉含量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对于氮锌交互和磷锌交互而言关系较为复杂,一般是氮锌交互和磷锌交互对冬小麦籽粒中各种淀粉含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磷锌之间拮抗关系所致。 2.氮、磷、锌三因素对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且影响大小顺序为:氮>磷>锌。氮锌交互作用对清蛋白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大于对球蛋白、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的影响。对于磷锌交互作用而言,行为则更为复杂,磷锌交互作用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其蛋白组分的影响较小。 3.锌与氮磷配施条件下,不论是苗期还是灌浆期,锌与氮、磷配施对冬小麦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对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作用。从苗期到灌浆期,不同处理条件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的影响在灌浆期波动较大,而在苗期波动较小。 4.锌与氮、磷配施对冬小麦茎叶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在苗期不是很大,锌肥、氮肥和磷肥在适量水平下,有利于冬小麦体内茎叶还原糖含量的提高,作物抗逆行性增强。从整体来看,灌浆期冬小麦体内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苗期。从供试的27个处理来看,以第14号N100P100Zn80和15号N100P100Zn160处理较优。 5.三个因素在其供试水平范围内,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氮肥>磷肥>氮磷交互>锌肥>氮锌交互>磷锌交互。说明氮肥对冬小麦产量的作用最大,次之是磷肥,锌肥居第三。从供试处理组合的产量结果看,以每公顷施150kgN、90kg P2O5和30 kg ZnSO4·7H2O即试验中的14号处理组合最优,产量最高。由回归方程交互项系数知,氮、磷之间和氮、锌之间为正交互作用,磷锌之间为负交互作用。获得最高产量的氮、磷、锌三因素组合的最佳方案为:N=246.40 kg·hm-2,P2O5=133.04 kg·hm-2和(ZnSO4·7H2O)=45.24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