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室成功的研制出了一种能够自乳化的稳定的胰岛素口服制剂,为实现蛋白质多肽药物的口服给药提供了新的载体。本论文对该制剂进行了较系统的体外研究,主要包括检测方法的研究,制剂理化性质及吸收机理的研究,并结合糖尿病Beagle犬的降糖效果,综合评价该口服制剂在血糖控制中的潜在应用。通过预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建立了自乳化制剂中胰岛素的检测方法。优化结果表明,制剂经过0.01%(v/v) Triton X-100盐酸溶液预处理后,制剂中胰岛素的回收率能够达到96%。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能满足自乳化油相制剂中胰岛素检测的需要,为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稳定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研究了这种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粒径、胰岛素包裹率以及稳定性等理化性质;并以Caco-2单层细胞为体外模型,通过跨膜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 TEER)、以及药物分子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Papp)研究了胰岛素的吸收机理。在Caco-2细胞模型中,该制剂降低了Caco-2单层膜的跨膜电阻,使Ranitidine(通过胞间转运途径被吸收的模式分子,paracellular marker)的Papp增加20倍,但对Propranono(l通过胞内转运途径被吸收的模式分子,transcellular marker)的Papp无显著影响。胰岛素在该制剂的作用下,Papp增加11倍,推测该制剂是通过“打开”细胞间紧密连接而促进胰岛素对Caco-2单层膜的透过性。在糖尿病Beagle犬模型中,口服剂量为2.5IU/kg的胰岛素制剂,其相对生物利用度达到了15.2%。目前该制剂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批文,作为我国第一个口服胰岛素药物进入临床试验。由于该制剂所具有的稳定性、对酶降解的抵抗作用、吸收促进作用,以及在动物实验中显著的降糖效果,使其成为一种很有希望的胰岛素口服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