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资源约束的日益强化,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来应对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能源效率的提高被认为是降低能耗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近些年来研究学者纷纷对这一措施的有效性持有保留态度,他们的观点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提高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使能源的使用量降低,但也可以对经济的扩张产生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整个经济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将两者综合起来考虑甚至会导致能源总量不降反升,这也被称为“回弹效应”。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区域,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一方面能源消费量不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对该地区的节能减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之中工业企业又是重中之重。因此,京津冀地区的工业企业想要获得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势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应对,而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测算研究是制订政策措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能源回弹效应的相关理论,在对能源消费作用产生的原因及作用剖析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地区1996-2015年能源消费和技术进步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测算。我们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工业企业存在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且三地之间在不同年份中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而言,北京市和天津市的能源回弹效应平均值分别为62.95%和86.59%,结果表明北京市和天津市两市都完成了能源节约的任务,然而效果却并非十分明显。河北省的能源回弹效应超过100%,为131.72%,直接因为回弹效应的存在没有完成节能目标,相反增加了能源消费量;通过对三地二十年的能源消耗和回弹效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未来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节能效果可能会被弱化,甚至会出现类似于河北省一样回弹量大于节能量的状况。因此,我们发现技术进步并不能完全解决实现能源消耗减少目标的问题,甚至可能增加能源耗费,因此企业的能源消费情况想要得到一定的改善,还需要做出努力。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京津冀三地应该针对各地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如转变发展理念、调整能源结构、建立企业文化等方式,应对回弹效应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