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及经口胆囊镜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va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在保留胆囊功能的情况下行对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等胆囊疾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分析该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并通过观察不同吻合途径的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技术的各项临床指标,论证不同吻合途径是否对术后的临床结果有影响。  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行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的患者纳入研究,观察指标为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的操作时长,吻合部位,成功率,白细胞计数,腹痛评分。经口胆囊镜术的治疗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瘘道情况。术后随访观察结石复发情况,胆囊收缩功能。应用SPSS19.0软件,采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18例入选患者,男性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2.31±16.12岁,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成功率100%。吻合术平均操作时间10.19±1.64分钟。合并胆总管结石9例,成功行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联合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8例。经口胆囊镜术成功率100%,平均支架留置时长9.83±1.47天,胆囊镜取石术12例,另6例胆囊镜未见结石,胆囊镜下胆囊息肉切除术1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瘘道闭合延迟1例。十二指肠球部-胆囊吻合14例,胃窦-胆囊吻合4例。吻合部位对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的操作时间及吻合术后腹痛评分有显著影响:十二指肠-胆囊吻合术操作时间较胃-胆囊吻合术长,腹痛评分较胃-胆囊吻合术低。而穿刺部位对术后一过性白细胞增高及术后一过性发热无显著影响。  结论: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是一项安全有效、微创无疤、操作简便且可同时处理胆总管结石、适用范围广的可以保留胆囊的治疗胆囊结石、息肉等胆囊良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内镜超声引导下十二指肠-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治疗胆囊结石等胆囊良性疾病较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更为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氧自由基(ROS)和对氧磷酶-1(PON-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M-CSF对内异症氧化应激水平造
目的:运用频域OCT(SD-OCT)检测正常人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fiber layer,RNFL)厚度并分析SD-O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关于AS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学说,目前认识比较多的是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血管
对于中国人而言,刚刚过去的20年非同寻常,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试验到今天经济的稳步高速发展,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反映社会变迁的一面最直观
目的: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参与脂肪代谢过程,近些年动物及临床研究均显示,A-FABP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但针对其与急性脑梗塞的研究相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