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导向的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研究--以四面山景区为例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ixing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产业地位的提升,各项旅游产业优惠政策的助推,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来发展,直接推动了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旅游景区。全国目前有20600个景区,A级景区有5000多家。旅游景区发展势头依然迅猛,数量扩张的背后,许多3A级及以下的旅游景区知名度小,一些4A级景区缺乏特色,旅游吸引力多基于资源禀赋,5A级景区数量也逐渐增多,其最大的吸引优势多依托于旅游资源的垄断性。众多旅游景区在旅游市场中展开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根本优势需要具备独特的吸引力。随着A级景区准入和退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旅游景区开发的理论研究需要继续深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实践需要不断拓展。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是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内容,对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及营销推广具有直接助推作用,也是旅游景区发展的本质所在。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体验经济理论、旅游体验理论及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体验、旅游体验、旅游景区及旅游景区吸引力进行概念界定,指出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功能效用和特征,进而基于体验导向对A级景区的评定标准进行解构,认为标准中的资源吸引力和市场吸引力两者本质上构成旅游景区吸引力,然后以RMP方法为依托,构建了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RMA模式,即资源—市场—吸引力的提升模式,分别对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指出旅游资源的分析应以能够为旅游者提供的体验价值为标准,旅游市场应以旅游者体验需求特征分析为重点,提出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五有路径,即有定位、有主题、有形象、有产品及有项目,最后将RMA模式运用到重庆市四面山旅游景区,对四面山旅游景区的R性和M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四面山旅游景区吸引力提升的实现途径,以期为四面山旅游景区的5A创建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经营环境的变化对我国企业尤其是需要披露重要信息的上市公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面对各种不确定性,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对风险的控制意识。由于各种风险的综合作用最终大都反映在财务信息上,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成为众多学者和管理者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传统的财务风险研究涉及财务困境、破产风险、现金流、筹资与投资、公司治理等各个方面,既有规范研究,也有实证研究,但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财务结构弹性研究体系,从财务结构弹性
学位
期刊
期刊
创业风险投资通过为创业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和管理服务,成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大引擎,有助于推动一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它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并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已成为全球性的历史潮流。  我国自引入创业风险投资以来,已经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与美国、以色列等创业风险投资发达的国家相比,无论在创业投资机构数量、投资规模和被投资中小企业
学位
期刊
企业营销活动不仅是一种盈利性活动,而且是一种通过交换过程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的社会性活动。企业营销的这种属性,决定了作为营销主体的企业在从事营销活动时既要遵循市场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也要遵循市场营销道德及有关法律,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既取信社会,又获得赢利。然而,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法律的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企业营销活动中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的行为,如:冠生园月饼
学位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通过技术、组织和知识的重新组合使得企业获得稳定利润,保持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力。一个企业能否创造并保持核心竞争力,事关其生存和发展。  酵母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企业的内部,同时,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创新能力、企业文化、资源能力及企业面临的发展战略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了酵母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各要素。本论文是从战略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安琪酵
学位
由于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还在进一步完善之中,高新技术企业往往面临诸多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的风险,因而为了保证企业的知识成果能有效地转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尽可能地利用知识创新占领市场,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实现一套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机制方能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自我保护过程中,企业与其竞争者、内部研发人员、政府监管机关的三者互动关系的分析,指出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产权自我保
期刊
中国旅游业近20年来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依赖性和关联性强的产业,容易受到外部未知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近年来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时有发生,我国正是世界上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给我国旅游业以重创。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影响研究和管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灾害后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