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只墓碑刻档案保护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哈只墓为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父亲的墓碑,地处云南省昆阳县,马哈只墓墓志铭为郑和故里提供了历史依据,故为众人所知。因其被发现时间较晚,受保护程度不高,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加之其地处滇池旁碑刻为红砂石材质吸水性较强导致质地疏松,自身条件就加大了其受破坏的速度,对马哈只墓碑刻的保护应受到我们的重视。本文首先对马哈只墓碑刻做了相关概述,具体描述了马哈只墓碑刻所处的地理位置,随后围绕石刻档案的特点及价值对马哈只墓碑刻进行了描述,与《故马公墓志铭》相结合分析碑刻的价值所在,碑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郑和故里史料依据、穆斯林生活状态的参考和民族融合的见证三个方面,特别是对研究郑和故里来说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但马哈只墓碑刻现今却出现底部字体脱落、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笔者通过自然、人为和社会因素等三个因素分析碑刻所受到破坏的原因,在自然因素中全面系统分析温湿度、SO2、CO和空气污染物在马哈只墓碑刻自然环境破坏因素中所占重要程度,根据每天对昆阳空气质量检测指标的记录,分析出在不同季节中针对马哈只墓碑刻应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提高对碑刻保护的针对性,能够更好的保护马哈只墓碑刻,最后从技术性、管理性和社会性保护等三个方面对马哈只墓碑刻的保护提出具体措施。通过对马哈只墓碑刻的保护研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有针对性提出并落实相关保护措施,同时提高人们的碑刻保护意识,对其他相关石刻档案的保护提供思路和方法的借鉴。
其他文献
由于恒星具有很高的姿态精度,使得观星标定成为星敏感器相机参数标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针对高阶非线性畸变情况下的星敏感器相机参数标定问题进行研究,基于星间距的不变
本篇实践报告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栏目中的一档财经类商业脱口秀广播节目《冬吴相对论》的口译项目为研究材料,从释意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在汉英口译中增补策略的使用。
中国联通系统集成业务是指聚焦ICT业务、物联网业务和大数据业务等,充分参与到工业互联网时代系统集成的市场竞争,加强中国联通在工业互联网创新领域的综合服务和市场化运营能力。中国联通系统集成业务的主要营销思路是根据系统集成客户的重大项目名单,通过面向市场前端的系统集成综合解决方案支撑体系,有效整合创新业务和第三方产品资源,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深化矩阵营销,加快市场推广,从而提升项目签约规模。本文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中亚-兴蒙造山带北东段,是中亚造山带东段最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之一。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矿床形成的深度及形成后的变化与保存研究较少。本文以多宝山铜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裂变径迹、地质温压计等方法对斑岩铜矿赋矿岩体进行了成岩深度及热构造年代学研究,结合热史模拟分析揭示该区中-新生代隆升的时间、速率以及冷却剥露历史,探讨矿床
风能和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中储量最为丰富的两种自然资源,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利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具有随机波动性,直接接入电网会对大电网产生冲击,不利于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