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中混凝沉淀过程机理建模及辨识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0206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用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饮用水水质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品质。随着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导致原水水质下降,给引用水生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水处理过程进行研究,目前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混凝沉淀过程建模和混凝投药控制。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研究:一、由于水处理过程具有大时滞,多扰动等特性,对实际系统进行研究时,实验过程漫长,研究效率低且成本较高。二、模型预测控制已经普遍应用于混凝投药控制的研究中,然而模型失配问题仍是制约控制器性能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所以获得一个与实际过程匹配的预测模型至关重要。以下是本文主要工作:  本文通过对水处理中混凝沉淀过程机理进行分析,根据系统特点和物料守恒原理对系统进行机理建模。模型包括混合、絮凝和沉淀三段,反映了原水流量、原水浊度、混凝剂量与沉淀池出水浊度之间的关系。基于所建模型,仿真分析了原水浊度在不同值时发生突变对沉淀池出水浊度的影响,以及添加不同混凝剂量时沉淀池出水浊度的变化。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辅助给水处理过程混凝投药控制的分析,大大缩减了实验时间,提高了研究效率,节约了研究成本,同时对进一步认识混凝沉淀过程的机理有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基于多模型插值的LPV模型辨识方法和目前在水质预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对混凝投药系统进行模型辨识,并针对LPV模型辨识过程中出现的模型不收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改善的建议,最后对辨识得到的LPV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基于多模型插值的LPV模型辨识方法在水质预测应用中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伺服系统在工业控制和家用电气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伺服控制产品的性能、功能及性价比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以永磁同步电机为执行电机
石油在现代化工业,交通,军事等方面都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而油库作为协调石油生产及成品油运输的纽带,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油库的自动化管理
为了满足公共场所对客流量信息统计分析的需求,根据人顶部图像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类圆图形识别的客流量统计方法,解决了视频监控区域复杂背景条件下运动目标的识别跟踪问
S 台编辑小白,看见《视听对话》专栏,挺高兴,感到在当前广播电视宣传改革逐步深入时,办这样一个专栏,可说是抓到“热点”上了。他很愿意与作者、编者共同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类新型计算机控制算法.它是一类根据动态模型对系统未来行为进行预测和滚动优化的控制策略。基于线性预
【摘要】自2009年以来,我国全面推广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而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新课改革的热点。本文针对在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以期探究性学习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问题 对策 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228-02  通过近
目前传统的人造水晶生产方式存在精度不高、监控方式落后、历史数据无法查询等问题。本文采用集散控制思想,通过监控机与调节控制单元通讯,开发出基于Lab Windows/CVI的人造水晶
光电吊舱稳定平台作为一种可搭载光电探测设备的机载装备,具备步进搜索、快速跟踪与精准指向等功能。在飞行载体运动的过程中,稳定平台会受到机体振动、气流冲击和摩擦等干扰,容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与时俱进的深入展开,教与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挑战传统教学法,已成为每一
期刊
近几年来,作物根外追肥面积越来越大。生产实践充分证明,这项措施能够培育健壮植株,在所施肥料中还可加上某些农药兼治病虫害,增产显著,经济效益高。磷酸二氢钾(KH_2PO_4)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