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古代对植物胶的广泛使用,涉及到日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古人对植物认识与应用的深入和拓展。事实上,在浩若烟海的中国古籍文献中,就记载了不少与植物胶相关的文字、图案及应用的资料,但稍感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无人对这些资料做过系统的整理、分析和研究。有鉴于此,本论文将从文献学、科技史和民族学的角度,对古籍文献所载植物胶(有关动物胶的研究待日后进行)资料尝试做较系统地整理、分析和研究,以弥补学界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对植物胶的广泛使用,涉及到日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古人对植物认识与应用的深入和拓展。事实上,在浩若烟海的中国古籍文献中,就记载了不少与植物胶相关的文字、图案及应用的资料,但稍感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无人对这些资料做过系统的整理、分析和研究。有鉴于此,本论文将从文献学、科技史和民族学的角度,对古籍文献所载植物胶(有关动物胶的研究待日后进行)资料尝试做较系统地整理、分析和研究,以弥补学界在植物胶文献研究方面的缺失。中国国土辽阔,从南到北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等多种不同的气候带,生长着种类繁多的各类植物,仅高等植物就有30000多种,其中有不少植物会分泌出胶体状粘液,即所谓的植物胶,但经历沉淀,最后被古人甄别常用的胶体植物也就10余种。也因此故,中国古籍文献虽说浩若烟海,但其中所载植物胶种类亦不外枫胶、松胶、桃胶、生漆胶、桐油胶、胡桐泪胶、枸骨胶、糯米胶、黄蜀葵胶、安息胶、乳香胶等10多种,这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量,为本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可能。论文通过对《四库全书》《道藏》《大藏经》《四部丛刊》及一些方志、诗词、笔记等电子版及纸质版所载植物胶文献资料做初步地梳理,内容的取舍大多根据其应用的广泛及所涉内容的重要性而决定,这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其次,论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植物胶的名称、别名、隐名、出处、地理分布范围、制作工艺、用途等方面的考订诠释,考察了中国古代植物胶的应用特点、使用状况及其与文化民俗间的关系;第三,通过文献查找并结合考古材料,对现今发现的古代岩画、尤其是广西花山岩画颜料保存上千年不败色的原因做了初步分析;第四,从“四重证据法”的角度,对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贵州雷山苗族自治县苗族同胞用天然植物胶制作粘鸟胶的过程做了初步的调查拍摄,深化了植物胶与日常生活关系的认识。毋庸讳言,笔者虽做了大量的文献查找及必要的田野考察与数据分析,但因时间、个人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论文尚有诸多不足之处。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学界加深中国古代植物胶文献的整理、应用、流变及发展过程的认识和了解,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大数据环境具有多样性和混杂性。随着信息时代到来,无论是工作、家庭还是娱乐,公民对手机、电脑、平板等智能设备的使用率极高,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在被大数据化,同时面临数字化记录和分析。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数据的海量增长,以及多种多样的信息数据的存储和利用。这种信息数据的大幅度增长及广泛化应用,可能会导致部分信息数据的混乱、复杂、不准确,甚至错误,也可能使得大量信息数据未经安全保护与精准处理就直接被上传,
针对现有服装兼容性模型都集中探究成对单品之间的兼容性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图表示的服装兼容性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现有数据集中时尚服装的不同类别和时尚服装间的搭配关系构建了一个服装超图,其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件衣服,每条超边表示多件衣服组成的套装。为了更好地从超图中推断服装的兼容性,该模型将超图转换为传统图,并利用图神经网络模拟节点之间的复杂交互。最后引入注意力机制计算服装的兼容性得分,增强模型的
二维材料由于其自身独特的结构、新奇的性能以及广泛的应用,成为材料界热门前沿领域之一,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2011年二维材料大家族迎来一位新成员——MXene。自面世起,二维MXene便与石墨烯作比较,独特的形貌结构、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可修饰的表面基团,成为储能、吸附、催化、复合等领域的研究焦点。本文将着重研究MXene的前驱体MAX相Ti3AlC2和Ti2AlC的烧结工艺与掺杂,利用HF和盐酸
钢板是我国重要的钢材产品之一,是国民经济中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对钢板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着钢板生产向着自动化和智能控制方向发展。淬火处理可以提高钢板的综合力学性能,淬火钢板的板形控制一直是国际上公认的难题。平直度是淬火钢板质量的重要指标,平直度的在线检测一直是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我国钢铁生产企业的平直度检测设备依赖进口,而自主研发的平直度检测设备基本处于实验阶段。因此平直度检测设备的成功研
币族金属铜的储量丰富且成本低廉,其一价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特殊的发光及催化等性能,具有广阔的研究潜力。但其一价离子在空气中极容易被氧化,且自组装过程难以控制,导致对Cu(I)化合物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本文中,我们以炔烃作为保护配体,合成了一系列的炔铜(I)簇和炔铜(I)聚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炔铜(I)簇结构,研究了炔铜(I)聚合物的形貌和自组装过程,探索了基于炔铜(I)聚合物的复
传统的液体燃料是通过石油资源生产的,石油资源有限且生产过程会造成污染。相比而言,利用生物质生产液体燃料的显著优势在于生物质原料是可再生的,同时整个过程是碳中性的,不会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在利用生物质生产液体燃料的过程中引入太阳能,不仅能实现能源的互补利用,同时由于减少了生物质燃烧过程,提高了生物质转化率。在此情况下,聚光太阳能驱动的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过程的全面评估对于其推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
随着不断的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性,半挥发性,高毒性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造成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多溴联苯醚(PBDE)主要通过空气,水及食物这三条途径进入人体。作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它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可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神经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是一类具有光电特性的有机材料,由于材料的溶解度高以及分子结构易修饰等特点,可以通过溶液加工法实现大面积器件的制备以及可穿戴柔性器件的制备。此外,通过合理化地修饰材料的结构来调控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质,为实现其高性能、多功能化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具有手性性质的一类有机光电材料由于其在光学识别传感器、光学通信和3D显示器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特别使用这些手性发光材料制备有机发光二极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当下的产业园正经受世界产业格局重构以及自身产业升级的双重压力,这些压力使得产业园的发展面临转型困境,为缓解发展困境,产城融合逐渐成为产业园的发展趋势,同时,产业园区差异化的发展特征使得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具有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科学评价产业园的产城融合探究产业园产城融合的差异化特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园提出不同的产城融合空间发展策略,力求全面促进产业
实际工程系统几乎都是非线性系统,因此研究非线性系统具有很大的意义。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近似非线性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实际工业中。随着现代工业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化程度日益增长,在工作过程中故障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甚至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同时,人们对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故障估计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关注。而且异步隶属度函数情况下的T-S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