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园林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晚,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目前,其人才培养目标逐渐清晰,就是面向岗位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用系统化的理论来编排人才培养的过程,必须重新审视以往出现的各类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代的进步要求园林职教工作者审时度势、改革创新,不能被动的应对变化,应该创立常态化的体制和机制来预见问题和解决问题。人才培养方式是当前园林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而言就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是提高方案的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开放性是指:其在职教人群内部能够达到共识,在行业从业人群中能够得到认可;灵活性是指:在方案框架下,教学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科学性是指:其必须遵循教学改革的规律性,在指导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效果。本文充分调研国内外园林专业的发展历史和概况,同时归纳整理各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总结国内园林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和改革思路,结合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的建设实践,集中整理了其在高职阶段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从课程体系改革着手,归纳出具备有效动态调节机制的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该系统的动态调节机制,得益于4大信息源的建立以及信息处理的方式。这4大信息源分别是:院系两级教务主管部门的教学运行管理体系;院系两级招生就业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和信息反馈机制;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信息和建议制度;学生的学情信息及学生意愿分析。信息经过处理,分别指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和调整教学模式。以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为框架,设置动态调节机制,信息的处理结果启动调节机制,使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趋完善,从而达到合理指导教学实践的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高职人才。实践证明,这一改革在当下的高职教育生态背景下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