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园林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晚,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目前,其人才培养目标逐渐清晰,就是面向岗位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用系统化的理论来编排人才培养的过程,必须重新审视以往出现的各类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代的进步要求园林职教工作者审时度势、改革创新,不能被动的应对变化,应该创立常态化的体制和机制来预见问题和解决问题。人才培养方式是当前园林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而言就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是提高方案的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开放性是指:其在职教人群内部能够达到共识,在行业从业人群中能够得到认可;灵活性是指:在方案框架下,教学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科学性是指:其必须遵循教学改革的规律性,在指导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效果。本文充分调研国内外园林专业的发展历史和概况,同时归纳整理各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总结国内园林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和改革思路,结合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的建设实践,集中整理了其在高职阶段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从课程体系改革着手,归纳出具备有效动态调节机制的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该系统的动态调节机制,得益于4大信息源的建立以及信息处理的方式。这4大信息源分别是:院系两级教务主管部门的教学运行管理体系;院系两级招生就业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和信息反馈机制;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信息和建议制度;学生的学情信息及学生意愿分析。信息经过处理,分别指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和调整教学模式。以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为框架,设置动态调节机制,信息的处理结果启动调节机制,使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趋完善,从而达到合理指导教学实践的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高职人才。实践证明,这一改革在当下的高职教育生态背景下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保护和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立足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宁夏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
西汉“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令国人耳熟能详,昭君的形象也因此而广为人知。后代文人均对这个奇女子展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有关昭君题材的文学作品因而传世颇丰,形成了中国文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人参属药用植物,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三七主要的活性成分,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作用显著。由于三七药材为多年生植物,种植需要轮作,土地利用率低,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三七皂苷的生物合成调控技术,为利用合成生物学生产药用皂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三七皂苷主要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传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
生物安全柜是在生物技术实验室中为实验操作者、实验室内环境和实验被测样品提供最重要物理隔离的防护设备,其高效过滤器检漏性能、垂直气流流速、工作窗口进风气流流速、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