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功能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合成具有强发光性能的有机化合物多年来一直是化学和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合成了具有强发光性能的有机化合物,利用各类光谱详细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并开展了初步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第一部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强双光子吸收诱导发光化合物:1,4-二(E)-(1’,2’-二氢-1’,2’,2’,4’-四甲基喹啉基-6’)乙烯基-2,5-二甲氧基苯(TMVDB)、4-E-(4’-((1’E)-2’-(1’’,2’’-二氢-1’’,2’’,2’’,4’’-四甲基喹啉-6’’基)-乙烯基)-2’,5’-二甲氧基苯乙烯基)-N,N-二甲基苯胺(TMVDO)与1,4-二(E)-(1’,2’-二氢-1’,2’,2’,4’-四甲基喹啉基-6’)乙烯基苯(TMVB),并合成了1-(E)-(1’,2’-二氢-1’,2’,2’,4’-四甲基喹啉基-6’)乙烯基-4-甲氧基苯(TMVO)作为对比。以钛蓝宝石飞秒激光器为光源,用上转换荧光法测定了该系列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并尝试将TMVDB掺杂到固体基质中,得到强双光子诱导发光的固体材料。   将强双光子诱导发光化合物TMVDB与各种金属离子作用,测试它的探针性能,发现TMVDB与Co+和Mn2+作用后发光猝灭,可以用作这两种离子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S2-对作用不同时间后的Co2+与TMVDB的复合物的影响,发现作用时间短的复合物能够被S2-解离,作用时间长的复合物不能被S2-解离。   合成了D-π-A—π-D构型的红光发射化合物N,N’-二(1,2-二氢-1,2,2,4-四甲基喹啉-6-亚甲基)马来腈(MAFN),然后将其掺杂到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的N,N’.双[3-羟基4-(2-苯并噻唑)苯基]5-叔丁基间苯二酰胺(DHBIA)中,通过再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掺杂浓度的有机纳米粒子,成功实现了对掺杂体系发光波长的调控,对体系中发生的从聚集体到受体的高效能量传递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
其他文献
学位
环氧封装材料由于具有高可靠性、低成本、生产工艺简单等特点,在微电子封装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97%以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都是由环氧树脂材料封装的。近年来,随着全球
放氧型光合生物(从蓝藻到高等植物)中两个最基本的光合反应是放氧和还原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这两个反应协调运行的前提是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激发能分配的平衡。在“非平衡”光
学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得到快速发展。而溶剂绿色化正是绿色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与有机介质相比,水作为反应介质具有廉价、安全、环境友好等特点,是理
如何调控胶束体系的性质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二氧化碳是典型的绿色溶剂之一,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在利用压缩CO2调控胶束体系性质及其应用
学位
本轮金融危机为全球金融业敲响了完善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的警钟,推动了以修订《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代表的全球金融监管准则和模式变迁的进程。针对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些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一个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发现、提问、解答的过程就是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将应用数学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数学化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一个初中教师应该重视的,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对教材进行分析与探究,让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将学生
本文的工作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于高密度双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发展了一种制备结构规整的两亲性和全亲水性高密度双接枝共聚物的新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主链为
有机化学经验指出,4-羟基丁醛易于环化生成2-羟基四氢呋喃。本文首先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这个环化反应进行了计算研究。   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Jones试剂,PCC氧化剂,PDC
鉴于纳米线、纳米管等一维TiO2和ZnO纳米结构具有定向有序的电子传输通道,可有效降低纳米材料之间电子传输层的晶界势垒和电子传输损耗,有利于电子的快速转移和寿命较长,大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