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型肥料日益受到市场青睐,然而新型肥料研发的相关报道仍不多见。水铁矿是自然界少数几种天然纳米矿物之一,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在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但作为肥料成分其功能尚不清楚。水铁矿纳米颗粒团聚作用会影响水铁矿基叶面肥的水分散性,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黄腐酸钾和木霉菌发酵产物能否作为纳米水铁矿的分散剂,目前也没有相关报道。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纳米水铁矿、黄腐酸钾和木霉菌发酵产物以及养分元素制成一种多功能新型叶面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制了水铁矿-黄腐酸钾复合液体肥料(FP-L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肥料日益受到市场青睐,然而新型肥料研发的相关报道仍不多见。水铁矿是自然界少数几种天然纳米矿物之一,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在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但作为肥料成分其功能尚不清楚。水铁矿纳米颗粒团聚作用会影响水铁矿基叶面肥的水分散性,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黄腐酸钾和木霉菌发酵产物能否作为纳米水铁矿的分散剂,目前也没有相关报道。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纳米水铁矿、黄腐酸钾和木霉菌发酵产物以及养分元素制成一种多功能新型叶面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制了水铁矿-黄腐酸钾复合液体肥料(FP-LF)、水铁矿-木霉发酵物复合液体肥料(FT-LF)及水铁矿-黄腐酸钾-木霉发酵物复合液体肥料(FPT-LF)等三种肥料。
2、两季水培试验结果表明,FP-LF、木霉发酵物和FPT-LF对黄瓜有显著的促生效果。与化学营养液对照相比,FP-LF、木霉发酵物和FPT-LF分别使黄瓜地上部干重增加了20.28%-21.92%、41.04%-72.61%和51.58%-77.78%。
3、土培黄瓜(一季)和玉米(两季)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灌施FP-LF和FPT-LF处理和喷施木霉发酵物、FT-LF和FPT-LF处理对黄瓜和玉米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生作用。与施化肥处理(CF)相比,灌施FP-LF和FPT-LF处理分别使黄瓜地上部干重增加了24.87%和23.94%,使玉米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了6.05%-20.39%和24.66%-28.51%。喷施木霉发酵物、FT-LF和FPT-LF处理分别使黄瓜(一季)地上部干重增加了35.11%、13.96%和41.49%,使玉米(两季)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了1.61%-13.37%、10.86%-14.35%、12.78%-12.94%。
4、不论是灌施还是喷施FPT-LF(即Tf+Sf)均提高了土体土和黄瓜和玉米根际土的真菌和细菌数量,活化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表明施用FPT-LF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中小企业私募债(以下简称“私募债”)应运而生,并于2012年5月22日正式试点启动。试点初期,私募债受到了资本市场的极力追捧。但很快市场开始理性地关注其中的风险。逐渐转为观望态度。本文在结合私募债推出背景和意义的前提下,系统分析了私募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私募债发展的可行性对策。我国中小企业融
我国海带产量现居世界首位,我国北部、浙江及福建等沿海地区大批栽植海带。海带富含的碘、褐藻胶、甘露醇被大量作为工业原料使用,然而海带的利用率仅有30%,未被利用的海带渣废弃物富含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成分,工厂会将其随污水排放。不但浪费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和赤潮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可利用海带渣生产海藻液体肥来解决这个问题。海藻液体肥(简称为KWE)能够促进农作物的增产、早熟,提高植物的光合能力,增强植物抗逆性。
以海带渣为原料通过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酶降解方法制备海藻
生物质炭液体有机肥是以生物质炭化后的固态和液态产物为原料,通过高温浸提以及一系列特定工艺得到的一类能够促进作物生长的液体有机肥料。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关于生物质炭液体有机肥的综合利用研究较少,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生物质炭水溶性物质的成分分析上,而并未将重点放在其液体肥料的开发应用上,因此,将生物质炭开发成为一种绿色生态的液体有机肥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不同浸提剂制备了三种不同的生物质炭浸提液,并通过盆栽试验,确定了生物质炭制取浸提液的最佳方式。以青椒和西红柿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生物质炭液
化肥长期过量的施用带来了土壤退化、农作物品质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我国食品及环境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同时也使得化肥利用率和作物增产效益逐年下降。解淀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根际促生菌,在生物农药领域已有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同时研究表明该菌株对作物的生长和增产效果显著。因此,将解淀粉芽孢杆菌制作成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肥料并应用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使用该条件对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进行液体发酵并制备生物有机肥,在El照市岚山区进行不同肥料处理的大棚田间对比
有机肥的施用在农业生产,特别是蔬菜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业中抗生素的肆意滥用,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中残留的抗生素类药物一直处于很高的污染水平,长期大量施用高抗生素残留的有机肥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一个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环境中的抗生素可以通过食物链积蓄并传递,导致耐药菌株的传播扩散,人体器官的病变,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这类污染物对农田环境和作物的潜在危害影响却没有受到农业和环保部门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的有机肥质量标准中尚未对抗生素类污染物提出控制要求。因此,针对有
摘要:详细介绍了煤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煤矿通信技术的功能特点,提出了今后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煤矿通信;调度通信;通信系统;CDMA;矿井无线通信 1 煤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矿井通信是煤矿生产指挥必须具备的手段,煤矿是多工序、作业点分散的大型生产企业,很难用一种通信系统、一种通信方式来覆盖全矿井。煤矿通信按使用方式分为矿井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按使用区域分为全矿井调度
小麦秸秆还田避免了秸秆焚烧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秸秆还田后在土壤中经过矿质化和腐殖化逐渐分解,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提高作物的产量。本研究通过大田定位试验,采用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和翻埋还田2种还田方式,5种还田量研究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的秸秆还田方式和适宜的还田量,为小麦秸秆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秸秆还田方式与还田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和翻埋还田均能
蔬菜生产中促进增产和化肥减施工作需要系统地认识叶面营养原理和推进叶面肥应用。本论文在综述了国内外叶面施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番茄、黄瓜、小白菜为试验对象,在和县地区做配方叶面肥大田示范试验,采取配对设计T测验法设计,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设置叶面肥配方,以传统追肥为对照,研究配方叶面肥对蔬菜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的结果如下:
l、喷施配方叶面肥对番茄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比对照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每亩增收番茄306.5kg,增产率8.2%。番茄叶面喷施配方叶面肥与对照相比,亩净增产值
近年来设施蔬菜产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在其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由于追求效益最大化,大量施用化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引起了土壤酸化、盐渍化,水体硝酸盐含量上升,作物产量及品质降低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制约了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良好发展。本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①不施用任何肥料和菌剂(CK);②全量化肥,依据当地化肥施用量(0.75t/hm2)(CF);③减施40%化肥(RCF);④减施40%化肥,加灌施CY微生物菌剂(RCF+CY);⑤减施40%化肥,灌施加喷施E
本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新型功能材料GeoRevive与形成土壤团聚结构必要的组成成分(海泡石、铁铝氧化物、腐殖质、螺旋藻多糖等)为主要原料,研究配比形成新型环保土壤改良剂的最优配方,并在黄河故道粮食主产区(滨海县)典型的沙质低肥力土壤玉米-小麦旱作、水稻-小麦种植模式下,设置小区、大区试验,研究了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改良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进行GeoRevive材料的单因素试验和GeoRevive材料与海泡石、铁铝氧化物、腐殖质、螺旋藻多糖配比的正交试验,分析作物株高、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