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行业上下游关联产业众多,为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上下游产业发展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钢铁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整条产业链约占到我国GDP的8.8%,行业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19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迅猛增长,我国钢铁行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1981年我国粗钢产量仅为3560万吨,2000年已增长到1.3亿吨,年均增速高达7.0%,到2012年,粗钢产量更是达到7.2亿吨,占世界钢铁总量的47%。然而,伴随粗钢产量的高速增长,我国钢铁下游需求增速缓慢,产能过剩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钢材市场危机不断,钢铁公司市值不断缩水,包括首钢、宝钢、鞍钢等一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都未能幸免。钢铁行业呈现出一派风雨萧条的景象。为此,我国钢铁行业亟需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从而尽快走出持续亏损的阴霾。本文基于并购的理论基础,试图从“并购链”的角度,就国内钢铁行业的并购行为进行研究,在对相关概念与研究成果进行厘清、总结后,本文首先从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出发,详细的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并购是我国钢铁行业走出困境的最佳出路;进而对国内钢铁行业并购投入及其效率进行分析,提出了创新指标——杠杆倍数,并建立了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22家钢铁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之后笔者对并购后的整合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资源整合在整个“并购链”中的重要性,并从战略性资源整合、具体管理职能性资源整合两方面对并购后钢铁企业的资源整合进行分析;文章最后对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钢铁企业并购绩效的对策建议。希望本文能为我国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企业的并购活动提供些许思路和方法,帮助钢铁企业早日走出经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