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材料传热特性强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P214909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充足的能源供应紧密相关,热能储存技术被确定为保障能源在时间及空间上相对平衡的关键技术。相变储能技术是利用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相变潜热来进行能量储存与释放,由于具有合适的物理特性以及较稳定的化学特性被广泛使用。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工业上应用较广的矩形方腔式蓄热单元及套管式蓄热单元进行了研究,通过添加高导热性的纳米材料并且对相应的结构进行优化来强化其传热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矩形方腔式蓄热单元,以月桂酸甲酯为相变材料,基于EMT模型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的石墨烯纳米片对其蓄热过程的强化作用。研究发现,石墨烯纳米片的加入没有改变相变材料的融化趋势,当石墨烯纳米片含量分别为1 Vol%、2 Vol%和 3 Vol%时,完全融化时间分别缩短了 38.89%、55.22%、62.22%,蓄热量并未发生明显减少。提高壁面温度可以使换热功率明显增大,同时自然对流强度也随之增加,融化速度加快。对于方腔式蓄热单元而言,融化后期自然对流强度减弱,热量在方腔顶端聚集,蓄热效率降低。其次,针对方腔式蓄热单元热量在顶端聚集这一问题,构建了分层式方腔模型。隔板位置、层数及复合相变材料的填充方式均会对蓄热效果产生影响。当隔板处于方腔中部时融化速度最快,在此基础上将方腔上下部分别填充1 Vol%与3 Vol%的复合相变材料时融化效果最佳,相比于未加隔板时2 Vol%的复合相变模型融化时间缩短了 21.8%,方腔整体平均温度降低,蓄热效率提高,自然对流持续的时间更长。进一步增加隔板层数,发现当方腔自上而下复合相变材料体积分数依次增大时融化效果最佳,但融化速度的提升逐渐降低。最后,构建了套管式蓄热单元模型,研究内管加热状态下蓄热器内相变材料的强化换热过程。发现在氧化物纳米材料中,A1203对脂肪酸酯的融化促进作用更佳,同时随着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粘度对自然对流的影响也增大,融化速率降低。针对套管式蓄热单元的融化特性,结合纳米颗粒对脂肪酸酯的影响,对其进行了基于强化传热的下偏隔板优化设置,结果表明当隔板下偏10°时融化速度最快,综合考虑经济性因素时,下偏角度为20°时最佳。并通过拟合得到了隔板下偏角度为20°时套管式蓄热单元在不同时刻的液相率。
其他文献
气候变暖和氮沉降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增温主要发生在冬、春季,且夜间增温幅度比白天大,氮素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氮素和温度共同影响了冬小麦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能源燃料,近年来的需求量逐渐提升。然而,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世界范围内多个地区出现了淡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干旱地
目的:H型高血压是指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Hcy≥10μmol/L)的一种特殊的原发性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水平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
科尔沁沙地地处中国北方草甸草原区,在历史上曾是景色秀丽、牧草茂盛的草原。近百年来已发展为农牧交错区。因为长期过度放牧利用,不宜开垦的羊草草甸已经普遍出现不同程度退
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燃煤火电厂是我国主要的CO2排放源之一。富氧燃烧技术能提高烟气中的CO2浓度,便于捕集和封存,同时能够降低NOx排放量。采用湿烟气循环后,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因其高患病率及年轻化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形成是冠脉的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1]。大量生长因子和炎性介质,均能加重炎症反应,促进斑块的生长进而导致冠心病的形成。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
植物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长期共存,进化出了独特的代谢机制。从这些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分子,是当前新药及成药前体来源的重要途径。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来源于传统
目的观察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克隆演变继发
本文基于金兹堡-朗道理论的相场法,研究了以PbTi03(PTO)为代表的二维外延铁电薄膜在四种不同叉指电极分布下的畴结构演化,也探讨了基体约束对铁电薄膜畴结构演化的影响。四种
闽江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山溪性河流,对福建省经济发展以及台湾海峡物质源汇研究均有重要影响。由于历史原因,闽江入海物质的研究较为薄弱,碳的输运与转化研究甚至处于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