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与胆道旁路手术在治疗恶性胆管梗阻(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MBO)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中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首先制作计划书,确定本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本研究的对象为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年龄大于18岁。研究类型为随机临床试验(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RCT)、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不论致盲,出版状况,原籍国和语言。干预措施采取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与胆道旁路手术相对比。然后确定检索式,在Embase、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期刊整合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同时进行人工检索。接着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检索、筛选、数据提取过程均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交叉核对,对有异议的部分讨论决定,必要时与第三位研究者达成一致。最后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完成异质性检验,制作出森林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我们检索的文献截止至2017年11月,最终有13篇文献纳入,其中有4篇是RCT,均为英文文献,有9篇是回顾性研究,包括4篇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①在治疗成功率方面,内镜组与手术组相当(RCT:OR=1.06,95%Cl:0.48,2.32,p=0.89;回顾性研究:OR=0.67,95%Cl:0.18,2.44,p=0.54)。②在30天死亡率方面,内镜组与手术组无差异(RCT:OR=0.54,95%Cl:0.27,1.07,p=0.08;回顾性研究:OR=0.75,95%Cl:0.26,2.17,p=0.59)。③在治疗相关死亡率方面,内镜组较手术组低(RCT:OR=0.19,95%Cl:0.05,0.69,p=0.01;回顾性研究OR=0.27,95%Cl:0.10,0.71,p=0.008)。④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内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手术组低(RCT:OR=0.40,95%Cl:0.24,0.68,p=0.0006;回顾性研究:OR=0.26,95%Cl:0.13,0.49,p<0.0001),内镜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手术组低(OR=0.39,95%Cl:0.25,0.60,p<0.0001),内镜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较手术组高(OR=6.65,95%Cl:3.07,14.41,p<0.00001),内镜组胆管炎发生率较手术组高、内镜组肺炎和出血发生率较手术组低、内镜组胰腺炎和肠梗阻发生率与手术组相当。⑤在复发性黄疸方面,内镜组较手术组高(RCT:OR=20.05,95%Cl:6.59,61.02,p<0.00001,回顾性研究:OR=4.51,95%Cl:2.08,9.79,p=0.0001)。⑥在胃出口梗阻方面,内镜组较手术组高(OR=2.22,95%Cl:1.10,4.49,p=0.03)。⑦在住院时间方面,内镜组少于手术组(RCT:MD=-7.43,95%Cl:-10.03,-4.83,p<0.00001,回顾性研究:MD=-7.95,95%Cl:-13.21,-2.69,p=0.003)。 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与胆道旁路手术在缓解恶性胆管梗阻中一样有效。内镜治疗总并发症和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更短,但其并不降低患者30天死亡率,且内镜治疗复发性黄疸发生率高,增加住院次数。对预计生存期较长的患者建议采用胆道旁路手术治疗,必要时可联合胃空肠切除术(双旁路),如果患者预计生存期短,建议采用内镜下支架置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