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 CRC)即大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结肠镜检查是筛查、预防及减少结直肠癌发病率及相关病死率最有效办法,及时发现及切除结直肠腺瘤性病变能有效减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如何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越发重要,腺瘤检出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 ADR)是最常用的评价结肠镜检查质量的量化指标,目前针对肠道准备质量对腺瘤检出率影响的相关研究所得出结论存在争议。目的:1.探讨肠道准备质量分级对ADR的影响及ADR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2.对肠道准备质量分级与检出腺瘤大小及检出息肉数量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部内窥镜室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1107例,其中共153例不符合纳入标准,共954例患者入组,检出息肉者337例,共检出息肉714枚,有病理结果证实为大肠腺瘤(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混合腺瘤)共188例,共检出腺瘤性息肉219枚。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s回归对性别、年龄、操作医师、家族史、肠道准备质量与ADR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根据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肠道准备二分组为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6分及≤6分两组,肠道准备三分组为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8-9分、7分、≤6分三组,定义为“优”、“良”、“欠佳”三组,采用秩和检验探讨肠道准备质量与ADR关系;依据检出腺瘤性息肉大小分为直径≥1cm(共84例)及<1cm(共135例)组,采用秩和检验分析检出腺瘤大小与肠道准备质量关系;依据入组患者检出息肉的数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肠道准备质量与检出息肉数量的关系。结果:1.ADR单因素卡方分析:男性、女性患者ADR分别为23.6%、15.8%,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3);年龄≥50岁及年龄<50岁患者ADR分别为23.2%、8.7%;两组间ADR有统计学差异(P<0.05);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6分及≤6分患者ADR分别为23.8%、8.8%,两组间ADR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年资组操作医师与低年资组操作医师ADR分别为20.3%、18.3%,两组间ADR无统计学差异(P=0.537);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ADR分别为23.8%、24.9%,两组间ADR无统计学差异(P=0.860)。2.ADR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性别、年龄、肠道准备质量对腺瘤检出率均有统计学差异,患者性别(OR:0.566,95%CI:0.404~0.793)、年龄(OR:1.042,95%CI:1.027~1.058)、肠道准备质量(OR:3.097,95%CI:1.870~5.120),为ADR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3.肠道准备质量分级对腺瘤检出率的影响:3.1肠道准备质量二分组对腺瘤检出率的影响性别、年龄、家族史、操作医师未见组间差异(P=0.069、P=0.672、P=0.636、P=0.937),ADR在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6分组及≤6分组分别为23.8%、8.8%,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6分组ADR明显高于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6分组(P<0.05)。3.2肠道准备质量三分组对腺瘤检出率的影响性别、年龄、操作医师未见组间差异(P=0.130、P=0.677、P=0.385、P=0.854),ADR在肠道准备“欠佳”组、“良”组及“优”组分别为8.8%、22.5%、25.3%,肠道准备质量“欠佳”组ADR低于肠道准备质量“良”组(P<0.05)及“优”组(P<0.05),肠道准备质量“良”组与肠道准备质量“优”组间ADR无明显差异(P=0.220)。4.肠道准备质量分级与腺瘤大小关系肠道准备质量“欠佳”组对直径<1cm的ADR明显低于肠道准备质量“良”组(P=0.012)与优组(P<0.05);肠道准备质量“良”组直径<1cm ADR低于肠道准备质量“优”组(P=0.015)。5.肠道准备质量分级与检出息肉数量关系肠道准备质量“优”组132例,共检出息肉350枚,平均息肉检出数量为2.65±1.981;“良”组133例,共检出息肉249枚,平均息肉检出数量为1.87±1.144;“欠佳”组72例,共检出息肉115枚,平均息肉检出数量为1.60±1.263;“良”组平均息肉检出率高于“欠佳”组,但P=0.226,无统计学差异;“欠佳”组、“良”组平均息肉检出率低于“优”组(P1=0.000、P2=0.000)。结论:1.年龄、性别、肠道准备质量是腺瘤检出率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男性,年龄大于等于50岁ADR较高,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6分,可以提高ADR。2.肠道准备质量与ADR呈正相关;更好的肠道准备虽然不能提高ADR,但能提高直径<1cm的腺瘤的ADR及增加息肉的检出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