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目前正广泛的应用于导航定位、通讯、地理测量和授时等众多方面,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BDS以及欧盟的GALILEO成为目前能够实现全球定位的四大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全天时、全天候的授时定位服务。现在的卫星导航接收机也向着高动态、高精度、快速定位、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卫星导航接收机如何实现快速定位及自主完好性监测的算法。首先,介绍了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情况,包括卫星星座,卫星信号结构和导航电文的基本格式,卫星定位定速算法的流程和系统的主要误差及修正问题。然后,研究和推导了接收机定位定速算法,分析了接收机三种不同的启动模式,提出了基于热启动模式下,接收机实现帧同步时就可以利用伪距拼接算法实现接收机快速定位的方法。由于伪距拼接算法是基于接收机位置整秒获取的假设,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整毫秒模糊,本文对伪距拼接算法进行改进,得到了星间差分快速定位算法,文中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过程和两种算法的对比仿真结果。理论上伪距拼接算法的定位正确率只有50%,在楼顶开阔环境的接收机实验中,利用星间差分算法的定位正确率可达99%。而且星间差分算法与伪距拼接算法相比,对于接收机概略位置和粗略时间存在误差时的定位结果均有一定程度的改进。最后,基于接收机对自主完好性监测的要求,研究了最小二乘残差法的基本原理,对于传统时钟辅助自主完好性监测算法中时钟钟差的累积问题进行改进,得到了一种利用灰色模型估计的RAIM算法。在加入相同伪距误差的故障卫星检测实验中,最小可检测的伪距误差值由原来的28米减小为15米,其中TRAIM算法中包含20米伪距误差的故障卫星检测概率由10%提高到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