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确定性或随机性市场需求的前提假设,建立不同运作模式下的博弈模型,通过探讨供应链成员的决策行为,为系统设计合理的契约机制,实现“双赢”局面。首先,根据供应链成员的能力强弱,由单生产商和单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可分为生产商主导型和零售商主导型。①在生产商为主导者且零售商承担物流服务的模式下,同时考虑生鲜农产品的实体损耗和价值损耗,建立了物流服务水平影响产品供给率与产品新鲜度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加入利益共享与成本共担契约可实现供应链协调,该契约实质是在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将系统最优期望利润进行分配。②在零售商为主导者且生产商承担运输任务的模式下,建立了服务水平影响市场需求情形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引入期权契约和服务成本共担契约,可同时协调供应链系统。其次,为降低产品在市场流通中的价值损失,不同于上述串型供应链,研究由单生产商和双零售商构成的发散型供应链,其中,生产商为Stackelberg博弈的主导者,负责提供物流服务,而零售商均为跟随者且存在横向竞争,其终端市场需求受零售价格和服务水平双因素的影响。针对零售商之间存在Bertrand和Stackelberg两种博弈的情形,分别建立了SSB和SSS博弈模型。研究表明:SSB模型中,生产商倾向于提供同质物流服务;SSS模型中,生产商则倾向于提供异质物流服务。最后,结合我国农产品行业零强供弱的现实背景,研究供应商管理寄售库存模式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在串型供应链中,假设市场需求受销售价格和产品新鲜度的双重影响,生产商负责运输任务和剩余产品的处理,以及生产商管理零售商的库存且零售商按产品实际售出量支付货款,建立了VMCI模式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表明:由收入共享、物流服务成本共担和剩余产品成本分摊构成的契约组合,可有效协调供应链系统。通过算例验证了上述博弈模型中的结论和契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