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4H-SiC PiN二极管的结构优化与实验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amao844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材料因其禁带宽度大、高临界击穿电场、高热导率和电子饱和漂移速度大等优越的电学和物理特性,在高温、高压、大功率和高频领域的应用前景极其广阔。4H-Si C PiN二极管具有高于Si器件2-3个数量级的开关速度、高结温承受能力、高电流密度和更高的功率密度,因此SiC PiN功率整流器在电力电子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研究价值。国内SiC PiN器件目前尚处于初步研发阶段,远落后于国外,本论文旨在对高压4H-Si C PiN二极管进行结构设计和优化,并立足国内研究和工艺条件,进行实验分析,从而为国内高压4H-Si C PiN二极管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参考。通过Silvaco公司的工艺和器件二维仿真器Athena和Atlas,本论文研究了高压4H-Si C PiN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阻断特性,并对器件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首先确定了元胞基本参数,研究载流子寿命和温度对器件正向特性的影响;然后研究碳化硅各向异性碰撞电离模型,并分析了台面高度、台面角度和微沟槽等台面形貌对高压4H-Si C PiN二极管击穿特性的影响;其次设计了高压4H-SiC PiN二极管结终端扩展(Junction Termination Extension,JTE)终端结构,通过击穿电压和电场分析优化JTE结构,实现了具有宽剂量窗口的Two-SM-JTE终端结构,在1.0-2.6×1013cm-2剂量范围内,4H-SiC PiN二极管的击穿电压都可以达到设计目标值3300V以上,最后研究了Si O2/SiC界面电荷对击穿特性的影响。对高压4H-Si C PiN二极管的实验研究。首先研究了离子注入工艺,然后基于国内研究条件,确定工艺流程,进行版图设计,流片并对4H-Si C PiN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反向阻断和反向恢复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流片结果表明,实验所得单区JTE 4H-SiC PiN二极管开启电压为3.4V,当温度由25℃增大到155℃时,器件的正向导通压降仅变化0.3V,体现了很好的温度稳定性;实验所得台面高度和角度分别为2.1μm和22°,在JTE注入剂量1.1×1013 cm-2的条件下,器件击穿电压为3.8kV,实现了平行平面结击穿电压的80%;4H-SiC PiN二极管的击穿电压随着JTE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在JTE长度为50μm时饱和,但是饱和击穿电压比仿真值低约200V;4H-SiC PiN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随着反向压降的增大、正向电流的减小以及电流变化斜率的增大而减小。
其他文献
在一部以记录美国在911后的社会现状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后911》中,我们看到了作为中国女性摄影师的典范人物王瑶与国外女性摄影师的许多不同之处,作为拥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背
近年来,一种基于钙钛矿晶体类型的CH3NH3PbX3(X代表卤族元素)材料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置换卤族元素X,可以得到CH3NH3PbI3、CH3NH3PbBr3、CH3NH3PbCl3三种目前最常见的钙钛矿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从“如何教”转向了“如何学”,语言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受到了广泛重视。已有的研究表明,语言学习
纵观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营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民营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丰富产业组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细化社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两大潮流,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一种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争端解决机制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机电电气化安装工程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在工业领域、公用领域、民用领域中都可以见到,同时,机电电气化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施
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秩序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使得国家利益成为对外报道的根本原则。由于对外报道本质上是需要服从国家特殊利益的表现领域,因而对外报道具有普适性并要求维护国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军事和民用的探测器也逐渐发展起来,紫外探测器和红外探测器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光电探测器。目前,研制出的紫外-红外双色探测器所需材料生长困难,制备工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火力发电是我国电能生产的重要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火力发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推广到火力发电厂之后,企业必须重视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