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框架下的“城中村”报道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w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中村”这一独特的社会空问逐渐形成,并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出于配合政府强化“城中村”管理和改造的需要,“城中村”话题开始成为新闻热点频频见于报端,成为人们了解“城中村”及其动态的重要窗口。对“城中村”新闻报道进行分析不仅有效增加了“城中村”研究的向度,而且有助于寻找媒介建构社会现实的规律,从媒体报道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媒体充分发挥社会协调功能,使政府能够在和谐社会的氛围下、在不隐瞒不损害民众利益的基础上对“城中村”进行有效改造。通过对“城中村”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我们发现,自从政府开始将“城中村”管理和改造纳入工作计划之后,新闻媒体对“城中村”负面社会形象的塑造和必须加以管理和改造的定位都围绕着这一工作得以展开。本文梳理了关于“城中村”和新闻框架理论的相关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新闻框架理论为指导的“城中村”报道研究。在对《西安日报》和《华商报》“城中村”报道的版面分布、新闻主题、消息来源、报道方向和新闻体裁的详细统计和分析之后,总结了各个类型的框架选择规律,由此发现,媒体对“城中村”的新闻框架选择决定了社会上关于“城中村”议题的讨论内容,界定了政府、媒介、村民和市民等在“城中村”改造中所扮演的角色,刻画出了关于“城中村”改造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的意义、价值和行动轮廓,影响了“城中村”议题的符号表述,框定了“城中村”新闻报道的价值和目标。在“城中村”的新闻框架中,《西安日报》的政治框架定位和《华商报》的政治框架为主、社会责任框架为辅的定位都造成了两家媒体在“城中村”报道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及负面影响。因此,《西安日报》和《华商报》在“城中村”的报道中应谨慎选择和使用新闻框架,丰富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为公众提供尽可能丰富、有效的相关信息,从而突破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在公开、透明的方式中达成改造协议,和谐拆迁、文明拆迁,在以不损害个人利益的前提下谋求大众的利益。不断推进西安地区“城中村”改造政策、工作的完善,为西安地区“城中村”的和谐拆迁和改造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其他文献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各个阶段,项目的实施阶段由为重要,参建单位众多,每时均有不同的建设信息汇总,同时均需进行各参建单位的协调工作量也是比工程项目建设其它阶段多且量大,
农业补贴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对农业激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补贴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生产者收益,拉动农业的总体产出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
尼采对古代世界的理解常常不同于学界的传统,而且这始终是他据以对现代文化提出批评的参照点。论题试图阐释构成尼采古希腊观的重要因素,即希腊人的神话世界观及其如何在尼采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本篇论文着重运用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
育人理念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从育人的主体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人的个体价值,把西方现代激励理论的基本理论和所倡导的价值原则综合运用到育人理
通过动画片对幼儿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实施难度并不大,以制定的合理计划与目标为前提,家长和幼儿共同观看适当的动画片,再应用有效的措施培训幼儿的语言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发酵床香猪养殖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在猪舍中铺设谷壳、锯末、秸秆等有机垫料,使用微生物对有机物垫料和香猪的粪便发酵、降解,从而避免冲洗猪舍,猪粪、尿零排放、无臭味、无公
针对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天气雷达回波弱信号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弱信号提取算法。利用dbN小波函数对雷达回波进行小波域处理并重构信号,提取雷达回波信号的联合时
目前城市雨水利用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广阔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促进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迅速发展,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的综合系统,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简述了我
主要从宏观力学现象和微观统计力学两个角度介绍了国内外含能材料损伤力学模型的发展现状。通过比较各模型的描述观点和应用范围,认为需要建立多尺度分析模型,系统研究各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