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手术对角膜参数及人工晶体测算影响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c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翼状胬肉手术对角膜参数的影响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手术对角膜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07月至2017年03月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符合筛选条件的翼状胬肉(以下简称“胬肉”)患者共32例,共42眼为“胬肉组”。单眼翼状胬肉患者对侧眼共22眼为“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月、3月收集相关数据。“正常组”共收集30例样本,共60眼,双眼均无胬肉及眼部手术病史。术前测量翼状胬肉长度、宽度及面积等胬肉大小相关数据。手术方式为翼状胬肉切除+上方球结膜瓣转位术,术前及术后1月、3月测量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曲率(水平、垂直、平均,以屈光度D为单位)、角膜散光、屈光状态、中央角膜厚度。比较翼状胬肉手术对角膜参数的影响。结果1.胬肉长度2.15mm,胬肉宽度3.30mm,胬肉面积3.48mm2是判断翼状胬肉是否对角膜水平曲率产生影响的可推荐界值。2.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眼BCVA、BUT、角膜屈光力、角膜水平曲率、角膜平均曲率均较前升高,角膜散光下降。术后1月和术后3月之间无明显变化。3.翼状胬肉术前术后的IOP、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垂直曲率无明显变化。4.术前角膜散光与胬肉长度、宽度、面积呈正相关;术后角膜残余散光与翼状胬肉宽度呈正相关。角膜屈光度的变化与胬肉大小正相关。结论1.翼状胬肉可引起角膜散光增加、角膜屈光度下降、角膜曲率变平坦。2.翼状胬肉手术可以降低角膜散光,增加角膜曲率。3.翼状胬肉手术对角膜参数的影响与翼状胬肉大小正相关。第二部分翼状胬肉手术对人工晶体度数测量的影响目的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由于患者发病年龄往往较大,在高龄患者常常合并老年性白内障,在一些高龄患者中往往同时有治疗翼状胬肉及白内障的需求。本研究通过对翼状胬肉术前术后人工晶体测算度数及相关值的比较,探讨翼状胬肉手术对角膜及人工晶体测算的影响,为今后临床手术时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07月至2017年03月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符合筛选条件的翼状胬肉(以下简称“胬肉”)患者共32例,共42眼为“胬肉组”。单眼翼状胬肉患者对侧眼共22眼为“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月、3月收集相关数据。“正常组”共收集30例样本,共60眼,双眼均无胬肉及眼部手术病史。术前测量翼状胬肉长度、宽度及面积等胬肉大小相关数据。手术方式为翼状胬肉切除+上方球结膜瓣转位术,术前及术后1月、3月测量记录患者双眼眼轴、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水平、垂直、平均,以屈光度D为单位)、理论人工晶体度数。结果1.翼状胬肉手术后测算人工晶体度数较术前下降,角膜水平曲率、角膜平均曲率均升高。术后1月和术后3月之间无明显变化。2.翼状胬肉术前术后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无明显变化。3.翼状胬肉长度2.15mm、宽度2.15mm、面积4.46mm2是有助于判断胬肉大小对晶体测算是否有影响的可推荐界值;胬肉长度2.15mm、宽度4.20mm、面积5.175mm2是有助于判断胬肉大小对晶体测算是否有明显影响的可推荐界值。结论1.翼状胬肉手术通过影响水平角膜曲率使人工晶体测量产生差别。2.翼状胬肉较大时会对人工晶体测量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影响。
其他文献
阿魏酸酯酶(EC3.1.1.73)在半纤维素完全降解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催化水解植物细胞壁中阿魏酸与多糖之间的酯键,释放出阿魏酸。阿魏酸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天然
应用合金粉末等离子喷焊技术进行工艺试验,获得了Fe50、Ni60及NiWC25三种优质合金强化喷焊层。热轧导卫板表面等离子喷焊NiWC25工业试验表明:具有NiWC25等离子喷焊强化层的Q2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民维权意识的提高促使司法机关受理的民事诉讼案件数量猛烈增长。诉讼不应该成为谋取他人利益的工具。通过虚假诉讼逃避债务或谋取不法利益的行为大量出现
在日语和汉语中,当数量词修饰名词的时候,既可以前置于名词,也可以后置于名词。而且,数量词可以与所修饰的名词结合,形成数量名结构。本研究将其称为数量结构。在日语中,有“
目前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考也更倾向于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及学生文言文素养的考查。高中文言文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