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已有的临床经验及研究,通过观察治疗组(火针结合艾灸)、对照组(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治疗慢性湿疹前后的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的比较,评价两组方案关于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针对慢性湿疹更优的治疗方案。初步探讨火针结合艾灸的作用机理及安全性。方法:1.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的开放性研究方法,严格按照中西医关于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符合条件的64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1:1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两组的疗程均为21天,不满21天痊愈的患者则停止治疗。21天后进行疗效评估,判断两种治疗方案在改善皮损及瘙瘁方面的情况。并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试验结束后对治愈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统计复发率,以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线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29例完成试验,临床愈显率为86.21%,好转率93.10%。对照组31例完成实试验,愈显率54.84%,好转率83.87%。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皮损方面,在改善皮损肥厚苔藓化、渗出/结痂、丘疹、EASI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瘙痒方面,在改善瘙痒程度、瘙痒频率及瘙痒持续时间及瘙痒总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皮损评分及瘙痒评分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评分小于4分的病例数及瘙痒评分小于4分所需的平均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痊愈患者复发率比较,30天以内和60天以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天以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艾灸及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均能改善慢性湿疹患者的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但前者在改善皮损肥厚苔藓化、渗出/结痂、丘疹及瘙痒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后者,且远期复发率低,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及依耐性,体现了传统中医治病“简、便、廉、效”的特色,临床运用价值高,值得临证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