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引发淡水中的喹诺酮类药物光降解及机理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fongfong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喹诺酮类药物属于有机污染物,此类药物很容易进入并污染天然水体。天然水体是各种药品的受纳体,水中的药品及其转化产物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人体健康,它们在水中的转化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天然水体中发生的光化学过程是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论文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二种淡水藻:小球藻、栅藻作为研究对象,对喹诺酮类药物在这二种藻存在下的水环境中的光降解进行了研究,为全面评价喹诺酮类药物的环境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研究了水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药物在铁(Ⅲ)-草酸盐(Ox)配合物体系中的光降解;考察了初始pH,c(Fe(Ⅲ))/c(Ox)配比及喹诺酮类药物初始质量浓度对氟诺酮类药物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铁(Ⅲ)-草酸盐体系能引发上述三种诺酮类药物的光降解。在pH为3.0-4.0,c(Fe(Ⅲ))/c(Ox)为10/200时,光照60min;p(FQs)为20mg/L时的喹诺酮类药物光降解效率均超过75%。在pH为2.0-6.0的实验范围内,当pH为4.0时,喹诺酮类药物的光降解效率最高;在p(FQs)为5.0-40.0mg/L时,FQs的光降解效率随溶液中初始p(FQs)的增加而降低。   2.研究了普通小球藻引发水中诺氟沙星的光降解,结果表明:在15w紫外灯的照射下,藻浓度为2.0×108个/L时,诺氟沙星的光降解率可达36.5%;温度在15℃-35℃范围内,25℃-35℃区间降解率较高;pH在2.0-6.0范围内,pH值为6.0时环丙沙星降解率较高;藻浓度为2.0×106-2.0×109个/L范围内,诺氟沙星的光降解率与初始浓度的降低成反比。另外,还研究了光强、多藻液的超声处理等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3.研究了栅藻引发水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光降解,结果表明:在15w紫外灯的照射下,藻浓度为2.0×108个/L时,诺氟沙星的光降解率可达42.78%,环丙沙星的光降解率可达38.86%;温度在15℃-35℃范围内,25℃-35℃区间降解率较高;pH在2.0-6.0范围内,pH值为6.0时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降解率较高;栅藻浓度为2.0×106-2.0×109个/L范围内,诺氟沙星以及环丙沙星的光降解率与初始浓度的降低成反比。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隧道交通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运营期隧道的结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多。运营期隧道结构类病害将直接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行车安全。而我
本论文主要研究传统工艺与超滤联合处理引黄水库水的效能,结合东营市南郊水库水冬季低温低浊和夏秋季高藻的两个水质特征,开展了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处理高藻水和混凝沉淀+PA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既有建筑物加固改造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满足人们对已有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的改变,在实际
本文针对高浓度丙烯酸废水高毒性的特点和现有生物处理工艺负荷偏低的问题,研究了多级微氧生物流化床对丙烯酸的转化特性,优化了流化床含高浓度丙酸盐的出水在产甲烷单元的处理
一般的,煤层巷道围岩的自身强度较低,结构也多为层状和块状且多节理裂隙,同时受外部复杂工程环境影响严重,这些都使得煤巷稳定性控制成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之一。本
作为两塔悬索桥在结构体系上的创新,多塔多跨主缆连续体系悬索桥通过增设中间桥塔可优化结构受力性能及提高全桥跨越能力,被认为是适应于海湾、海峡等宽阔水域的理想桥型。然
近年来,轻钢加层结构在既有房屋增层改造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中在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采用轻钢结构增层所形成的加层混合结构是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目前对该结构抗震性
磁流变阻尼器是利用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制造的一种新型智能减震控制装置,与传统阻尼装置相比,其具有出力大、能耗低、响应快、阻尼力连续可调等优点。磁流变阻尼器在建筑结构、
随着斜拉桥在全世界的快速发展,斜拉桥计算理论日益丰富。当斜拉桥主梁、主塔、拉索布置等确定后,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也就是确定合理的成桥索力问题。迄今为止,已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