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西部地区(简称辽西)古生物化石产地蕴藏着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体系完整。对已发掘化石的初步研究成果,填补了生物进化史上的多项空白。今后进一步的化石发掘和深入研究将具有更高的科研价值。然而,辽西的生态环境本身就较为恶劣,常年干旱少雨,土地干燥,易于蚀化,加之化石的疯狂采掘致使产地植被受到破坏、水土不断流失,沙尘天气增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古生物化石的发掘利用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土地复垦恰好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化石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通过对辽西古生物化石产地的背景研究及国外、国内土地复垦的综述研究,指出了对辽西化石产地土地复垦进行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背景。其次,进一步阐述了土地复垦的概念、范围、主要特点、基本原则以及理论,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因化石产地土地复垦的概念鲜有提及,比较陌生,笔者通过将其与常见的矿山土地复垦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出复垦主体差异、规模小、时效差等特点。再次,本文介绍了笔者亲赴辽西多处化石产地进行产地保护及土地复垦现状调研的第一手材料,较为全面地总结、分析了土地复垦中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复垦规划带有盲目性、复垦技术落后以及公众参与不充分等问题。最后,围绕解决辽西化石产地土地复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着重论述了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提出了完善化石产地保护及土地复垦立法,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因地制宜、编制综合环境效益的土地复垦规划,与时俱进、提高土地复垦技术,积极引导、鼓励公众参与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