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辅导员培训体系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胜任力模型在人资资源管理中已被广泛应用,众多知名公司都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引入胜任力模型的概念,但在高校中人力资源中胜任力模型还没有被广泛使用。作为高校学生管理最重要的一个节点,高校辅导员是保证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学生安全稳定、日常学生事务顺利开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职责和身份,是高校学生工作中工作在第一线的参与者、组织者、协调者和领导者,是维护协调高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基本依靠。而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发展、高校本身的愿景、战略目标的实现,辅导员老师承担了部分制度落实和实际工作的执行。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和学生管理的效果与辅导员的胜任力的高低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学生毕业之后的职业发展,而提高辅导员胜任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就是加强培训,尤其是能建立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更为重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颁发,为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并进行详细的注解和说明,以此标准提炼出辅导员胜任力模型,进而设计培训体系,各高校都在积极响应并探索基于此胜任能力的培训体系建设。本文是在整个社会新常态的背景下,以Y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该校现阶段针对辅导员培训方式、方法、内容等现状,将辅导员目前职业能力状况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进行对比,认为有效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辅导员培训体系非常重要。本文根据该校学生基本状况、学生工作的特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以辅导员岗位的五大类基本工作内容为基础,梳理出20个基本能力素质为维度,构建基于胜任力为特征的高校辅导员基本能力素质模型,进而设计出与之对应的培训体系,在前期进行了基于绩效优异辅导者表现出来的胜任力特征为绩效评价维度的培训需求调查,然后梳理出20条基本能力素质维度,进行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过程实施细节、效果评价与反馈等四个方面。
其他文献
企业应该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针对有着不同需求的各层次员工,结合相关的激励与考核理论去设定企业员工的激励与考核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写这篇论文的原因,在分析了当代激
社交网络环境下,信息过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个性化推荐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基于社交网络的个性化推荐,主要有基于用户和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基于
<正>日本东京检察院于数日前以涉嫌漏税2.5亿日元罪名,逮捕了前札幌国税局长、现税务师浜田常吉,此事在日本全国引起巨大震惊。
期刊
当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刻不容缓。"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任务相当严峻,全市建设35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急需技术支撑和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重任。研究生导师负责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工作,不仅在传授知识经验、培
<正>患者,女,63岁,左前臂肿痛2h入院。患者2h前不慎被树枝戳伤前臂,约0.5cm伤口,少些血性渗出,无明显活动性出血。伤后开始稍疼痛,后左前臂逐渐肿胀加重,张力较高,伴剧烈疼痛
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建设“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将“法治”提到了社会价值的层面,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的主要依靠力量。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