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修学旅游包括三个类别,分别为出境、入境和国内修学旅游。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有能力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修学旅游是集旅游、学习为一体,是一种锻炼学生能力、丰富学生阅历、促进学生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习形式,能够弥补我国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的不足,肩负着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本文以入韩国仁川修学旅游为例,抽取天津市部分初中、高中1000名学生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影响我国国际修学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既有国家政策层面的问题,也有学校、旅行社、青少年及其家长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应不断完善法律政策优惠措施,明确学校、旅行社的职能,创新产品模式,转变青少年及其父母观念,以促进天津市出境修学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并最终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人才。
本论文包括六部分内容,系统介绍了选题缘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缘起、研究的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国际修学旅游研究文献综述及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是对青少年国际修学旅游理论的解析。重点分析了指导本研究的概念及社会学理论,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为青少年国际修学旅游实证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问卷设计及数据的处理。
第四章为关于天津市青少年入韩国仁川修学旅游实证研究分析结果。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分析天津——仁川修学旅游发展现状及特点。
第五章详细分析天津——仁川修学旅游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研究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为进一步在社会学视角下深入研究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