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课程能力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课程能力是教师在课程活动中所具备的心理特征、实践能力。新课改为教师提供了一定的课程自主空间,而且,诸多学校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这都为教师从追求“教学能力”向追求“课程能力”转变创造了可能性。关于“教师课程能力”的研究也逐渐蓬勃。  本研究通过文献法搜集大量理论资料,并结合访谈调查法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校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对所搜集的大量材料进行分析与加工,试图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为背景,从新的视角建构教师的课程能力结构模型。本研究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教师课程能力包括教师课程洞察力、教师课程设计力、教师课程执行力、教师课程应变力、教师课程合作力、教师课程反思力与教师课程学习力七个方面。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阶段,由于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同,教师课程能力表现不同。课程设计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目标的确定、选择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因此,教师课程洞察力、教师课程设计力是这一阶段的核心能力表现;课程实施阶段面对的突出问题是:如何顺利实现既定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课程执行力、教师课程应变力、教师课程合作力是这一阶段的核心能力表现;课程评价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判断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效果,因此,教师课程反思力是这一阶段的核心能力表现;教师课程学习力则是贯穿于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唤醒教师内在潜能,激发教师课程能力的重要因素。这七个“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课程能力的整体提升依赖于每一阶段能力的提升。  在课程实践活动中,教师课程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即教师个体因素与外在因素。教师的课程意识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教师情感影响教师对课程实践的投入热情;教师知识是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制约条件;教师对改革的认同感关系到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学校决策的观念或态度。这些都是教师课程能力的内在影响因素。学校文化影响着教师整体文化,进而影响教师个人,间接影响教师课程能力;学校课程领导是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支架,引导和激发教师课程能力;学校支持(包括时间、资金、资源和制度等)是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坚强后盾。这些都是教师课程能力的外在影响因素。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教师自身应明确课程意识、适应角色转变,提高自我认知与反思能力,积极投身课程实践活动;学校要注重建设教师团队、加强师资培训和加大物资投入,从内外两个方面保障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的方法,以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就体育信息传播对北京市城区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情况展开了深入调
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利用TP3057芯片实现语音的编/解码,D6571芯片实现模/数转换和压缩以及数/模转换,采用FlashROM存储技术,实现了语音的存储与回放功能。介绍了语音存储
本文介绍了作者设计的塔台模拟训练器采用的主要硬件电路.塔台模拟训练器是为部队加强塔台操作人员的培训而设计的,能够完全模拟塔台的各项技术参数和战术技术性能.塔台模拟
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学往往简单地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上.然而,在教学中仅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是不够的,因为这样达不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中国优秀男子曲棍球员比赛中总跑动距离、不同速度段跑动距离分布、不同速度段跑动时间分布、冲刺和重复冲刺要求和加速减速变向运动特点等比赛跑
该文研究了不同训练时间对运动大鼠机体免疫机能常见指标的影响,并应用不同的耐力训练方法研究运动员机体常见免疫机能指标的运动前后变化,总结出能够有效反映耐力运动员日常
面向21世纪的基础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开放性和活动性,要求教学不能局限于校内、课堂和书本,必须开放教育空间、拓宽教育渠道,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由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