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图形压缩的快速算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wji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字图像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图像压缩技术已成为解决海量图像数据存储和传输难题的不二之选。在图像压缩编码领域,分形图像压缩以其新颖的思想、潜在的高压缩比、解码图像与分辨率无关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自Jacquin提出能由计算机自动实现的分形图像压缩算法以来,在其基础上的改进算法不断被提出。发展至今,这一技术仍然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压缩比不高、编码时间长、在当前图像压缩算法中尚未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提高编码速度和压缩比是解决分形图像压缩不能实用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讨论了分形相关理论和基本分形图像压缩算法的基础上,对分形图像压缩算法进行如下改进工作:(1)研究了满足匹配条件的定义域块的整体特征和互相匹配的值域块与定义域块的局部特征,发现仅使用标准差较大的定义域块就能满足分形图像压缩的需求和互相匹配的值域块与定义域块有相似或相反的亮暗分布的规律,提出了基于标准差和亮暗分布排序的快速分形图像压缩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比基于方差的快速分形图像压缩算法和基于正负跳变的快速分形图像压缩算法的编码速度分别提高了9倍和5倍,解码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压缩比也略有提升。(2)在基于标准差和亮暗分布排序的快速分形图像压缩算法的基础上,结合编码速度更快的非搜索分形图像压缩算法,将原算法中固定标准差阈值和固定亮暗分布函数邻域阈值修改为固定标准差较大的定义域块数量和固定亮暗分布函数邻域定义域块数量,提出了基于标准差和亮暗分布排序的快速分形图像压缩算法的改进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的解码图像峰值信噪比比非搜索分形图像压缩算法提高了4dB,满足了人眼视觉的需求,编码速度较原算法提高了近10倍。(3)在基于小波系数零树结构的分形预测图像压缩算法的基础上,对绝对值较小的小波系数采用零树编码,利用图像小波分解后小波系数相似性的方向选择性将8种空间变换简化为4种,将不同层上的小波系数权重差异应用在值域树和定义域树的匹配准则中,提出了基于小波系数零树结构的分形预测图像压缩算法的改进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较原算法的编码速度提高了近10倍,解码图像的压缩比也有较大提升。
其他文献
超宽带穿墙探测雷达穿透力强,可以实现对墙体等其他非金属物体后的物体的探测,在反恐、救援、防暴等领域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穿墙雷达成像技术和目标超宽带
本课题来自军事开发项目——数字化超短波跳频电台,主要用于海军舰艇之间的数据通信。本文设计了文件传输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实施方案。对该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机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装置是分析、设计和规划电力系统以及检验它的控制、保护和调度设备的重要手段.该文提出一个三相,双绕组,Y/△-11电力变压器(由三个单相变压器组成)的实时仿
该论文中,在介绍了图像压缩、数学形态学的基本理论后,介绍了两种形态学应用于图像压缩的算法.在基于形态学骨架的二值图像压缩算法中,对形态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介绍了
计算机视觉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即为立体视觉,它是一种重要三维信息和距离信息的感知技术。通过对场景不同位置的拍摄的图像,在立体匹配技术下进行匹配,根据产生的深度图,重建出
该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盲源分离和声场景分析,并对二者在应用的前提条件、特点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在第一章,研究人员首先回顾盲源分离的基本概念和它的数学模型,讨论盲
随着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成为通信领域的热点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将客观的物理信息与传输网络进行了连接,
本文首先介绍了应急机动部队综合通信系统概况,包括网络结构、分组无线网体制、低层通信协议以及分组格式。接着描述了网络节点的硬件结构和接口规范,重点分析了低层通信接口—
该文首先提出了安全框架的总体设计思想,对身份认证、媒体加密和密钥管理三方面从功能角度探讨了与H.323系统中网守和多点控制器的融合,然后从规范和流程的角度探讨安全策略
该文首先对图像压缩理论、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以及基于以太网的多媒体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进行简要的论述,并详细分析了实时传输协议(RTP)及其对实时多媒体通信的支持,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