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认同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超过一亿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显得尤为重要,达到中华民族认同,不但可以促进各民族人民团结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甚至可以说,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华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政治、文化和人们的受教育状况等几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及摸索中,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制定了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的民族政策,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生态区位独特,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繁荣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政策在内蒙古自治区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极大改善了广大蒙古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其逐步构建了中华民族认同,为加强民族团结、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当前,要继续抓好少数民族特别是蒙古族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大力发展蒙古族文化、推动蒙古族科教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切实保护少数民族特别是蒙古族权益,才能进一步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特别是蒙古族群众的中华民族认同,切实维护全区乃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