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种生命和生活的经历。走进生活世界,将真实的社会呈现给学生,不同道德情境的体验,学生会产生自己的理解或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去唤醒学生的体验,有效地触及学生心灵,进而转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 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是知识性教育,它着重于学生道德的传授性。事实上,道德规范并不是干巴巴的教条,它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具体化,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当中。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道德的实践活动中,这才会对道德规范所涵盖的内容和意义得到切身的体验和收获。 本文试图从界定体验、道德体验的基础上,依据道德形成规律,探讨体验对于高校学生成长,道德养成的意义、作用,认为体验能够从知识性德育教育中解放出来,返璞归真,回归生活世界,使体验者在自己探索和自主选择中,达到对道德内容和意义的深切体会,引领学生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发展观和人性观为指导,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加以大量的事实和实例为佐证,明确提出了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一些弊端,并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校德育教育中唤醒和深化学生体验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