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理论思考和实证分析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可转换债券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的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利用可转换公司债解决融资问题,但是其发展过程较为曲折。直到2001年4月底,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实施办法》及三个配套文件,这些举措激起证券市场对可转换公司债的关注。截至2004年,市场在下半年审核发行完全停止的特殊背景下,依然延续着快速发展趋势,融资规模创新高、突破200亿元。在增发、配股、可转债三种再融资方式中,其所筹资金占再融资总额的比例为46.75%,大大超过增发和配股,逐步成为再融资的主导。随着可转债市场的飞速发展,国内关于可转债的理论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入,许多学者都将注意力集中于可转债定价方面的研究,本文在对可转换债券定量研究已相当成熟的前提下,把研究方向集中到可转债投、融资的绩效分析上,把可转换债券融资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结合起来,从企业和投资者的不同的角度进行实务分析。全文共分7部分,其中前三部分是对可转换公司债的一般概念、要素、属性,以及国外可转换公司债的历史和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发展的若干阶段的介绍。第四部分:从融资者角度分析,将可转换债券这一融资方式与股票和普通债券进行对比,着重从融资的稀释效应,债务因素(税盾效应和财务负担),以及二者的综合影响上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每股收益和每股EBIT这两个量化指标对各种效应的影响进行量化,从而最终得出可转债融资在同等技术条件下要优于股权融资和普通债券融资这一结果。第五部分:从投资者角度分析,在分析可转债所含有的每份期权的价值和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得出可转债时间价值的公式,用时间价值检验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有效性的同时,发现可转换债券的套利空间,以此来指导投资者投资可转换债券。第六部分:结合目前中国股市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影响,主要方法是在把可转换债券按期权状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逐个对比处于不同期权状态的可转换债券在对价前和对价后的价值变化,从而发现股改方案对可转换债券价值影响的内在规律。最后分析我国可转换公司债的存在的问题、不足与今后应该改进、发展的方向。
其他文献
前言脑胶质瘤(gliom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其生存期短,预后较差。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以提供脑瘤的定位,明确肿瘤侵犯的程度,并对脑瘤
本研究采用土壤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磷肥和有机肥在不同磷水平土壤中的行为特点。探讨磷肥和有机肥对不同磷水平土壤上与环境相关的土壤测试磷的影响及对磷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
当今文坛散文化写作已渐趋边缘化,而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自觉继承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以废名、沈从文、师陀及萧红等作家的诗化小说风格,又追随蒲风、屠格涅夫等西方作家创作的
面对中国电信市场竞争加剧和传统话音业务不断下滑的压力,固网运营商纷纷提出了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目标。未来的综合信息服务时代,固网话音业务很难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促成了网上银行的诞生。在网上银行问世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其发展如火如荼。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使银行业走上了新的制度变迁之路,作
改变以往仅从收入角度衡量低收入家庭困难程度且按照单一的救助标准进行救助的方法,提出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来衡量贫困,以刚性支出大于收入作为界定贫困的标准。运用非均衡增
<正>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列一章以现实问题为背景,体现了"现实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是数
为了解决财务稽核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系统耦合紧密、数据共享困难、功能模块重复严重、系统移植性和维护性较差等问题,本文引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对系统进行重新设计
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中的分离、浓缩、纯化和废水处理等研究中,本文对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发展提出了
语气副词“反而”、“却”的用法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这些区别和相似之处是什么?迄今尚未发现有专文对此作过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本体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留学生使用两者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