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苹果产出增长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苹果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二是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提高苹果种植户的投入-产出效率。但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决定了苹果产业的发展不能依赖生产要素投入的无限扩张来增加产出水平,只有在科学地利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才是实现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在国家级苹果基地县洛川获得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视角探究了苹果种植户的投入-产出效率状况及影响因素,分别从政府和苹果种植户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投入-产出效率的建议,为充分发挥苹果主产区资源优势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在对投入-产出效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DEA方法对苹果种植户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表明:(1)苹果种植户的投入-产出效率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96%的种植户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效率可提升空间较大;(2)不同的种植户的投入-产出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果园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3)嘎啦、红星、秦冠、富士四个品种的平均投入-产出效率差异较大,其中富士的投入-产出效率最低,在既定投入的条件下产出的增长潜力最大。根据苹果种植户投入-产出效率测算的结果和实地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文章提出关于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并运用Tobit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户主的文化程度、家庭的劳动力规模、销售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灌溉条件、果树的平均树龄以及技术培训对投入-产出效率有正向的影响;(2)土地的细碎化程度、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施肥次数以及种植户家庭所处的环境条件对对投入-产出效率有负向的影响;(3)户主的年龄、苹果的种植密度、商品果率、信用可获得性对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文章分别从政府和苹果种植户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投入-产出效率的建议,为推进苹果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和苹果种植户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供参考。(1)政府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自然灾害防御体系,促进苹果种植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规范农资市场,加大农资质量的监管力度;(2)苹果种植户方面:加强苹果种植户的人力资本投资,优化苹果种植的品种结构和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提高苹果种植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