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当代中国意义

来源 :吕小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确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走向纵深,收入分配制度建设取得重要成就。新时代分配正义取得良好发展势头,共同富裕伟大目标正逐步实现,但当代分配正义的实现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与挑战,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差距分化趋势明显、收入分配的地区性差异与行业间差异过大等问题成为制约新时代分配正义实现的主要阻碍。解决新时代分配正义领域的种种问题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要立足于马克思分配正义观,充分发挥马克思分配正义观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让马克思分配正义观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同时,要系统回顾马克思分配正义观在我国实践发展历程,全面且辩证地看待我国分配实践取得的重大成就及经验教训,从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分配正义实践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汲取经验,为新时代分配正义构建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引。逐步缓和并推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伟大目标,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此外,资本逻辑主导下西方分配理论对我国构建新时代分配正义产生了严重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对马克思分配正义观进行再研究、再认识有利于破除西方分配正义观的消极影响,树立马克思分配正义观对于我国分配正义实践的指导性地位;有利于进一步将马克思分配正义观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符合中国发展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分配正义观,不断丰富马克思分配正义的科学内涵;有利于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尤其是解决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领域的重点问题。新时代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进而追求实现社会主义分配正义需要通过研究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理顺生产与分配、消费与分配、交换与分配的关系,开拓、创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有利于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需要在我国分配正义实践中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如何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需要从马克思分配正义观中寻找答案。本文立足于经典著作,基于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丰硕成果及不足之处展开研究。首先,深入分析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理论源流,即西方古典哲学中的“自由正义”思想、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均等分配”思想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中的“按劳分配”思想;其次,客观归纳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科学内涵,总结提出实现马克思分配正义观需要物质生产作为现实基础、公有制生产关系作为先决条件等核心观点以及马克思分配正义观所具有的历史性范畴、阶级性立场、批判性品格、实践性导向四大特征启示;再次,从横向上系统梳理苏联关于马克思分配正义观中“按劳分配”“分配差异”“利益分配”等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历程,从纵向上系统梳理马克思分配正义观在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历程和经验教训;从次,将本文的研究视角转入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新时代视野,客观归纳了新时代分配正义观始终贯彻人民中心的立场和新时代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原则,即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相统一的原则、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统一的原则、共享原则。同时,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伦理三个维度系统梳理马克思分配正义观在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归纳总结新时代分配正义观的困难与挑战;最后,文章分为理论启示和实践启示两个方面深入发掘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当代价值。
其他文献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所展现出来的数据预测,分析与规划能力为实现因材施教和自适应学习创造了条件。道德教育是直接作用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教育领域,不同于其他类别的教育,道德教育存在多种隐性要素,这使得道德教育具有柔性和灵活性。换言之,道德教育是一个极具教学难度的领域。人工智能作为一种以实现人类智能为长期目标的技术形式,通过工程学的方式再现人类智能,借此对人本身展开再认识,并最终服务于人本身。
学位
文化距离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对外投资持续保持连年增长的态势。自2013年“一带一路”概念被提出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的投资热点,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热土地域范围横跨欧亚,覆盖了五大宗教、六大文明,涉及50多种官方语言,文化多样性可见一斑,而两国难免会产生的文化碰撞会阻碍OFDI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加强交流、友好协商等方
学位
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明显,60岁及以上人口为581.55万人,占总人口23.4%,比2010年提高8.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快加深。在我国传统孝文化中,父母养育子女,子女长大成人后孝敬赡养父母,这两者之间有着义务和责任的关系。子女反哺也是我国俗称的“孝道”。随着上海家庭养老结构逐步向小型化发展与核心家庭意识的增强,养老压力不断增加,家庭成员
学位
房屋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活发展的直观反映。近年来,政府不断修订与完善与其有关的法律法规,颁布指导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行业水涨船高,房屋成为大多数投机者的主要投资手段。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出现了出资人使用他人名字来购买房屋,约定以后等条件满足再将房屋变更登记。在本文中前者是借名人,后者为出名人,双方之间的约定称之为借名买房合同。在司法实践中因为借名买房的现象引发了大量
学位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形式,短短几字格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人的智慧。很多时候成语贯穿了学习过程的始终,其在教学中虽一直不属于重点内容,但因结构固定、文言色彩浓厚等特点,却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难点。在学习之初,学生往往因为极强的故事性、哲理性,典雅的风格被成语的魅力所吸引,但是这种兴趣往往止步于少数浅显的寓言类成语以及对表面意思的了解,在句法和语句中,学习者很难正确使用。加之国
学位
基因技术的发展揭开了生命发展的奥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可以使我们获得更优质的作物和更高的产能,还为解决困扰人类已久的遗传性疾病提供了解决方案。基因技术在基因监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切实增加了人类福祉,提高了人类生命的质量。但是,这项发展前景广阔的技术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和挑战,人类基因技术的运用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修改、设计胚胎的基因组从而改变后代的性状,获得自己理想中的后代,这类基因干
学位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渐向成熟经济体水平收敛,后发优势不再明显。同时前期高速发展光环下积累的隐患逐渐显现出来,环境问题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环境作为纯公共品,寄希望于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完成转型,主动解决环境问题是存在难度的。2016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从全国统筹的角度对环境治理下达了新的指令。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从外部打破以往发展模式的
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传播中国文化和形象的重要学科。汉语教材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之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自主构建与海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文化类教材的内容选取,价值观念的传达都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输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了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为了国家形象的积极塑造。本文选择汉语文化类教材《中国概况》《中国文化常识》《中国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对这几本文化类教材的话题
学位
权利人在数字智能大背景下为保护作品或其他对象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就是我们所说的技术保护措施。但是现阶段技术措施不具有主动识别以及分类的特性,只能对所有的采取规避的行为进行制止,但就这一点,合理使用与技术保护措施两者就存在天然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我国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是我国现阶段采取越来越严格的技术保护措施。一是直接规避条款的禁止完全掩盖了传统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二是规避手段的禁止使用使得在日常对于合理
学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电影为代表的影视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教学媒介,不断地被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开始通过观赏中国电影来学习汉语。但目前以中国电影为核心,单独开设对外汉语电影课程的形式,还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调查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也较为欠缺。因此关于如何能更好地将电影资源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电影资源应用为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学位